挤不进的圈子就别挤了,你让圈子来找你!

有一句话,我特别欣赏,这句话是“挤不进的圈子就别挤了,何必累了自己还遭人讨厌”你曾经挤过不属于你的圈子吗?

记得高一时,我就挤过不属于我的圈子。那时,我作为差生,竟然在刚入学时,被班主任钦点了团书一职。带着差生的自卑感和班干部的虚荣心,我挤进了住校女同学们的“三好精英群”。有一次,有朋友生病,我从家里带上感冒药,急匆匆地送到她们宿舍。我这样做,自然有对友情的极度渴望,但不为人知的,还是自卑心在作祟。因为学习差,所以总觉得在班里面低人一等。于是,总想摆脱这种尴尬的身份。我认为“班干部”这个头衔可以成为我融入“精英圈子”的通行证。跟好学生打成一片,让我不仅可以摆脱“差生”这个“可耻”身份,还可以在班里抬头挺胸地做人。

可这些,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高二文理分班,当我决定转入文科班时,留在原来班级里的“精英朋友们”,大多数并没有对我的离去表现出依依不舍。那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对她们的热情和留恋远远超过她们对我,我们的友谊一直停留在我单向的、自以为是的喜欢。从一开始,我就没有真正挤进去她们的圈子。我想,就算高中生涯的后面两年,我不停地付出,结果也仍然是,尴尬了自己,恶心了别人。

后来的若干年里,身边也有其他人曾试图要挤进我的圈子,我也曾很多次想要挤进自己仰慕者的圈子。但双方都以失败告终!一开始,我忽略了自己对他人的冷漠,并把那些圈子里高高在上的人定性为势利眼和冷心肠。然而,最近几年,我回过头再仔细分析这件事时,想法却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

没有相同的志向,就没有交流的话题;没有实力相当的资本,就不可能给对方带来他想要的价值;没有共同的兴趣,就没有可以一起交游的领域。一句话,当你还没有成为你喜欢或仰慕的那一类型的人的时候,你是没有资本得到进入他们圈子的通行证的。

不要以为你通过朋友介绍认识,那些大人物就会把你当盘菜,扪心自问,你有什么让大人物期待的价值;不要以为请仰慕的大腕吃几次饭,喝几回酒,人家就会把你带进他的圈子。见过世面的人,谁会把你的几顿饭放在心上?不要以为自己不停地溜须拍马和讨好,就会赢得他人的注意。那样的做法,除了让自己失去了尊严,没准还会让人家在你转身时“呸”上一口唾沫。

圈子不是硬挤进去的,喜欢的人也不是低三下四求来的。挤不进去的圈子,不是因为圈子里的人阴险势利、冷酷无情,而是因为他们认为时间和精力非常宝贵,不应该浪费在不合适的人身上。

试想,假如你是圈子里的人,圈子外的人想进来怎么办?

假如,你知书达礼,他粗俗浅陋;你博古通今,他井底之蛙;你胸怀天下,他关心菜价;你琴棋诗画,他喝酒打架。志趣不同,如何想要打开圈子让他进来?倘若他一心向学,自然你可以提携他,也没准后来两个人可以互相切磋和学习,增益良多。但如果他只是一时的冲动和虚荣,并不想改变自己,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轻则耗费了精力,重则主意不坚定的你,也许最后还被他人给带偏了方向。

假如,你事业有成,名利双收,身边自然会涌现出许多巴结讨好想挤进你圈子里的人。难道,你就见一个引进去一个?你肯定会去判断哪些人是志同道合的,哪些人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哪些人是真的存在价值的……做生意,讲究的是赚钱,如果引进来的人,身上并没有一个闪光点,也没有任何实实在在的价值,那你为什么还要接纳他,带他进入你的圈子?

想要成为优秀的人,就跟优秀的人交朋友,自然是个好办法,从旁耳濡目染的多学习,迟早都会有收获。但那些优秀的人并不一定要接纳你这个朋友。因为,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人与人的交往,永远不能是单方面的获利。不要只想着从别人那里可以得到什么你想要的东西,你也要考虑一下,别人可以从你身上得到什么。显然,溜须拍马并不够。有些人,你为他勤勤恳恳做事就可能走进他的圈子;有些人,你必须在他面前拿得出真正的价值,人家才会看得上你!不是人家势利,而是你还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其在圈子外面唉声叹气,感叹世情凉薄,不如在圈子外面狠下功夫,积攒实力。等到哪一天你有了他们看得到的努力和价值,你不用去挤圈子,圈子会主动去找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挤不进的圈子就别挤了,你让圈子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