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医 (十)疾病的医治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里,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邪在表(皮肤纹理之间)用(汤熨)热敷;病邪沿经络进入身体( 病入肌肉里),需使用银针刺入皮肤治(针灸);(病入内脏腑 )病入肠胃里了,需用中药汤剂治(火剂汤)。

中医学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药和针灸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在《你好,中医》(八)中谈到:“中医学说认为人体是阴与阳的统一体。阴与阳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以求其统一,取得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人体生理功能正确,免疫力强,精神就充沛。”

在《你好,中医》(九)中谈到:“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是疾病的基本病机。气化失常和气机失调是疾病的本质原因。也就是说,人体的健康在于气化正常和气机通畅。”“中医的疾病是由病邪在的位置,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推断气化失常与气机失调情况。”

疾病的医治是确定病位的邪正盛衰,寒热虚实,阴阳失调情况,通过气机调整,消去病邪,让人体阴阳平衡,恢复健康。

中医学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气化失常和气机失调是气机的过与不及。气机调整在于人体气机的通畅及平衡,这是中医医治疾病的最终目的,也是其奇妙和疑难之处。

中医学在数干年的实践认识中,不仅提书了《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病因学说》等理论,明确了人体气机变化规律和致病机理,而且总结了医治的规则和方法,及医治操作具体内容。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例如,各种疾病从邪正关系来说,不外乎邪正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因此,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就成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法,就是扶正的具体方法,而发汗、吐下等方法,则是祛邪的具体方法。

治疗原则

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

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矛盾。治本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解决人体阴阳两方面所发生的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使机体重新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

疾病的病理变化是极为复杂的,病变过程亦有轻重缓急,所以,临床治疗,尚须知常以达变,灵活运用治疗法则,切忌墨守一则,刻遵一律。如对于某些邪实之证,常根据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近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避免伤正的目的。

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总则,概而言之,就是治病求本,以平为期,知常达变,因势利导。

基本治则

(一)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祛邪: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

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二)标本先后

从邪正关系来说,人体的正气为本,致病的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的关系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疾病的部位来说,病在内在下为本,病在外在上为标;从现象和本质来说,本质为本,现象为标。可见,标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针对临床病证中标本主次的不同,而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法则标本兼顾。标本同治适用于标病和本病俱急之时。

一般来说,凡病势发展缓慢的,当从本治;发病急剧的,首先治标;标本俱急的,又当标本同治。总之,临床上必须以“动”的观点来处理疾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借以确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三)正治与反治

(1)正治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故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由于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别,所以正治法就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分。

(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即采用方药或措施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故又称“从治”。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用于临床,一般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的,同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但是,正治与反治的概念有别,并且,就各自采用的方药的性质、效用与疾病的本质、现象间的关系而言,方法上有逆从之分。此外,它们的适用病证有别: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相符者,采用正治;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的属性不完全一致者,则适于用反治。由于在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本质与其征象的属性是相一致的,因而,正治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

(四)调整阴阳

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变化,采取损其有佘,补其不足的原则,使阴阳恢复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讲,人体患病是阴阳间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偏盛偏衰的结果:故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一般有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病治阴;阳中求阴;阴阳双补。

(五)调和气血

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一般有: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血虚则补,血脱则固,血瘀则行,血寒则温,血热则凉,出血则止;气病治血,血病治气,

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为主,血为辅,因气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气;因血病而及气者,先治其血。气调血和,则其病自愈。

(六)调整脏腑

调整脏腑就是在治疗脏腑病变时,既要考虑一脏一腑之阴阳气血失调,更要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之重新恢复平衡状态。这是调整脏腑的基本原则。

(1)调整脏腑的阴阳气血:

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阴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是脏腑病理改变的基础。因此,调整脏腑阴阳气血是调整脏腑的基本原则。

脏腑的生理功能不一,其阴阳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也不尽一致。因此,应根据脏腑病理变化,或虚或实,或寒或热,予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2)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

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脏腑的阴阳五行属性、气机升降出入规律、四时通应,以及喜恶在志等生理特性不同,故调整脏腑须顺应脏腑之特性而治。

(3)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

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调节。

五行在医学应用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五行之间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循环不息。

五行互藏,五行配五脏,而五脏互藏。一脏统五脏,五脏统一脏。人体任何生理功能既受五脏共同调节,又有主从之分。就呼吸功能而言,五脏均参与呼吸的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为要。所以,呼吸功能失调,常重在调治肺脾肾三脏。

人体脏与腑的配合,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应的关系。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生理上彼此协调,病理上又相互影响,互相传变。因此,治疗脏腑病变,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实则泻腑,虚则补脏。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个体的体质差异等,均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

1.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就是因时制宜。

一年四季,有寒热温凉的变迁,所以治病时,要考虑当时的气候条件:例如: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明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潜藏于内,此时若病热证,也当慎用石膏、薄荷等寒凉之品,以防苦寒伤阳:故曰:”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

2.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就叫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有区别,所以治疗用药亦应有所差异。

3.因人制宜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中医治病的目的就是:调整病人的气机由失常转化为气机通畅及平衡,对同一证候,面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时候,不同地方有不相同的治疗用方。因此,中医是复杂的,稍有疏忽,则效果全无或相反。中医讲究正确诊断,用对方药。治病用对方药,不在复杂或用好药,而在简单。用对方药,可显奇效。

中医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说,中医治病须懂“理法方药”,更要有熟练的实践经验,医理是用来治病,效果才是道理,这是神医之神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好,中医 (十)疾病的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