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论语(上)

身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念书似乎都离不开《论语》,这本记载着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对国人的影响无需赘言。

从孩童时期似懂非懂的跟着诵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少年求学记得“温故而知新”,与人交往时不经意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是一个对国学十分了解的人,也没有很详细、完整的阅读过《论语》。

但在我心中,《论语》就像几滴墨水,融于中华文化的清水中,虽然无法感受到它具体的存在,但它所带来的墨香韵味却早已和中华文化浑然一体,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

虽然之前有学过一些《论语》里语句,也在老师的带领下细读了几章,但我仍心存敬畏,不敢随意评论《论语》相关语句,因为我知道自己知识浅薄,看到的东西十分有限。话虽如此,我认为只要能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真诚的表达出来,就不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首先是人伦关系,过去人们大多将人伦关系分为“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并非所有人都拥有这五伦,所以把人伦关系分为了亲人、邻舍、朋友、路人和仇敌。不管怎样,人伦关系指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不恰当的说,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从古至今圣贤们对人伦关系的探讨此起彼伏,在《论语》中也有很大篇幅表达了孔子对此的看法。首先是目前与求学中的我们联系最紧密的父子关系: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当他父亲活着时,他无权独立活动,所以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侍奉父母时如果他们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轻微婉转地劝止,发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上述两则文献现在读来似乎觉得有些违和,但不能否认,到今天为止,能否对父母言听计从都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听话”、乖巧的唯一标准。孔子十分注重礼节,强调尊卑有序,长幼有别,正是这样小家庭中的人伦关系为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奠定了基础。

书中对于“孝”的解释大多离不开“顺”,服从父母的命令,顺从父母的心愿理应是对子女最基本的要求。尽管如此,当下的中国家庭里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孩子可能少之又少,父母和子女的地位渐渐倾向平等,甚至常有人提出“最好的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这般的言论。在我看来,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强迫他(她)继承自己的想法,让其相对自由的成长更能够培养他独立的人格。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全盘推翻孔子的话,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心存感恩和敬畏,而不是放任他(她)野蛮生长。

如果说上述涉及到听从父母的言论放在当下会有疑惑的话,那么下面这句话我想应该能让很多人陷入深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如果所谓的孝道指的是能养活爹娘就行了,不需要存心严肃的孝顺父母,那么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上课听老师讲到这里时,我就不由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从前在我看来,我的父亲、叔伯都称得上孝顺,衣食住行都不曾亏待过老人们,但包括我在内,家里的子女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学业要完成,能陪伴在老人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高三一年,尽管我每个星期都会给爷爷打电话问候,但见他的面数不超过五次。孔子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没有精神上的陪伴,就算给予父母再好的物质条件,似乎离真正的孝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论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