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督导课收获13-精神分析

今天看的是施琪嘉老师的督导,估计这是一位如雷贯耳的大神级老师,因为我隐约觉得这名字很熟悉。网上一查,果然是牛人,是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学贯中西,曾在德国和奥地利的大学交流学习。

1,噩梦多与创伤有关系,梦中会有指向性,反映创伤。

2,一致性移情,以共情为主,咨询师站在开放者的角度呵护。

3,开始来访者对咨询师防御不相信是负移情,当来访者开始相信接纳咨询师,愿意更多的咨询是正移情。

4,心理咨询治疗是在每分每秒中进行。咨询是present moment, 来访者触动的瞬间是meeting moment. 这时候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稳定化治疗,按照来访者的情况和反应停下来,照顾TA 的情绪状态。另一种是暴露治疗。如果与来访者的关系可以,来访者的情绪状态也行,可以坚持问“你看到什么了?”,“什么不行?”“出现什么情况?”等。

5,咨询师的工作方式是收集材料,形成假设,验证假设。

6,被督导的介绍方式(前四项占50%的介绍时间)

1)诱因

2)咨询设置

3)个人情况

4)家庭情况

5)治疗关系

6)特殊事件(督导问题?)

7,解离症:与自我分离,失去记忆,表现为常常恍惚像在睡梦中。

8,关于什么流派的说法,通常有三种。

1)同意认同某一流派,使用其技术。

2)折衷流派。以一种流派为主,同时有其它流派的影子。

3)整合流派。举例厌食症入院,必须先增重这是行为治疗,增重到一定程度接受精神分析,最后再家庭治疗。各个流派都参加起到作用,这是整合流派。

4)咨询起作用的是关系、宣泄、暴露、情景再现,催眠,精分,认知等。主要是前四种。

9,老师说来访者的解离状态是对家长的被动攻击,用疾病羞辱家长。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方向,让我耳目一新,不过确实很有可能。

10,因来访者有自残自伤行为,所以老师建议咨询师取得来访者的自残自伤书面协议。同时要询问来访者有否自残自伤的念头。

11,老师说虽然家长没有得到认同,但是最好做家庭治疗,让家长参与,把他们作为来访者的资源,虽然他们自身是施虐者也是受害者。对于这一点,我个人觉得理想的状态是这样。但是从来访者严重受虐的经历和状态来看,我很怀疑是否可行,感觉实现起来真的像走钢丝绳。

感谢施琪嘉老师的督导,让我学习了好多精神分析的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咨询督导课收获13-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