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沓是一种自我折磨2022-07-22

拖沓是一种自我折磨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55-60篇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最后通牒效应”告诉我们: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去完成。也就是人们大多具有一种拖拉的倾向,所以也就产生了“最后通牒”的一个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人们拖拉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恐惧。而驱除恐惧唯一的办法就是迎向它,行动起来,尽早完成任务,才能脱离恐惧。

记得2022年2月,沂源县教体局白局长分享了一篇《抓不住5分钟,你将失去一整天》的文章,文章介绍遇到工作:我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只要不拖死,就往死里拖……那么,恭喜你,不仅会浪费了一整天,这活儿明天你还得接着干。所有称得上自律的人,基本上都是5 分钟定律的忠诚执行者。

两篇文章极其具有相似性,前者介绍要求我们干工作时克服恐惧,立刻行动,后者要求工作者正确面对,能做的抓紧要做。在《最后通牒是不是拖沓者的克星?》一文说:“拖沓是一种自我折磨”。确实如此,拖拉是一种坏习惯,容易引起焦虑和内疚,是一种自我心理折磨。许多拖拉者有个错误的认识,以为他们在重压下会表现得更为出色。其实这是自欺欺人。心理学指出:“在压力下,人们的表现只会更差。”

与文中说的一样,我们大都有这种经历。老师或上级周一布置作文或者较为复杂的工作,要求周五上交,我们往往在周四晚上才开始着手,有时候到了周五才开始急急火火把作文或者工作完成,周一到周四美其名曰是在做准备,不如说对这项重要工作有畏难情绪。前面担心做不好,到最后通牒将要到来时照样也没有把工作做到自认为完美的程度。而且从周一到周五,心情都会压抑,因为有一项重要工作还没有完成,时时刻刻惦记着这个事情,直到把这件事情完成了才心里长出一口气。

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单位的教师都遇到过这件事情,同样我们的学生们也会面对过这样的事情,只要不是布置当天完成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往往就会一再拖延,不是单单一门学科如此,几乎这些学生面对所有学科都如此,甚至不单单是作业,生活中只要遇到困难,他们都会拖沓就拖沓。

老师有拖沓的症状,学生也有了拖沓的症状,这是人性使然,不要让老师本身都不能克服的困难指望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就能克服。那么怎么来克服这种拖沓症呢?文中介绍了“时间管理的艺术”中的四象限法则,它提出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主张对事情按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划分,把事情分为“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四个象限。在执行的时候先考虑事情的轻重,再考虑事情的缓急。然后按照“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顺序对事情进行处理。其实,大多数人在平时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按照这种法则来处理,对克服学生的拖沓症没有多大帮助。

作为老师,要想人为干预学生的拖沓症,就要尽可能的不布置带有拖沓隐患的作业,周一布置的作业,本要求周四周五完成的改为周二就完成,周三、周四可以对做一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而且周三、周四的修改完善过程要做好监督,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以免学生把仓促完成的作业作为最后作业应付。

我深谙一点,人性的弱点是,因为害怕困难,而特别害怕开始。人性的优点是,因为已经开始,想要更大的成就感。从5分钟专注开始,用行动打败恐惧,减少内心的冲突,降低对他人的期待;多做建设自己的事情,获得幸福的心流,从或糟糕或美好的事情中,得到经历的馈赠。

你可能感兴趣的:(拖沓是一种自我折磨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