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读《三国志》

发现在得到一直受到打击,下次再有什么专栏不能再买了,现在在手中的五六个专栏一直让我疲于奔命,没有一个能好好学习的。

现在更是在专一的受熊逸老师的折磨,为什么他读书能从中读出那么多的东西呢?

今天他讲的关于《三国志》的内容是为什么三国时代的神人特别多。

是啊,为什么呢?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这种感觉最明显,总是觉得里面的人物形象最迷人,情节最跌宕。什么借东风啊,马路檀溪啊,八阵图啊都已经是脍炙人口的了。

从袁绍阵营转投曹操阵营的郭嘉,在官渡之战的时候,为曹操分析袁绍必败的十大原因和曹操必胜的十大原因,见识很惊人,曹操果然以少胜多,打赢了官渡之战,而郭嘉分析其远在江东的孙策,竟然也能头头是道,他竟然说孙策虽然有武过人,但不大注意警戒,一定会被人刺杀,结果孙策还没来得及带兵渡江,就真的被刺杀掉了。

曹操是当世的英雄,身负多种才华,刘备是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流浪漂泊了半辈子。依附曹操,谁也瞧不上他。曹操偏偏单独设宴,好好招待,端着酒杯摆宴,天下英雄骂了个遍,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果真20年后,刘备入川南面称孤,开创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分庭抗礼的40年。

刘备的小时候特别穷,织席子卖草帽,经常入不敷出,有一个本家亲戚刘元起,家庭不富裕,但经常接济刘备,他的老婆不高兴,刘元起就说,这可不是个一般的孩子,以后肯定要发达,你等着瞧吧。

能够为关羽刮骨疗毒,发明了麻沸散,要为曹操做开颅手术的神医华佗。

测出定军山黄忠斩杀夏侯渊事件的管恪。

把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推出去当作棋子,左右天下大势的司马徽。

还有那个让曹操得到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两句人生标签的乔公。

还有很多可能是传说,穿凿附会,实际不可能那么神奇。但是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三国时期呢?

熊先生告诉我们说这其实是时代的特征。

只要说穿了,很简单。因为后汉、三国时期特别流行品评人物。既然流行品评人物,那么社会上也就特别推崇那些能够慧眼识人的高人。品评人物当然越能见微知著越好看。一个人从细节上可以判断性格,从性格上可以推断命运。

他这样说我也就懂了,无非是整个时代的特征,加上故事的夸大,使这里奇异之处愈加突出。

所以熊先生说,阅读历史一定要破除时代观念的限制。

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多读史书,最起码要通读一下《二十四史》,如果有余力,还可以多阅读一下外国人写作的历史书。这样就可以排除单一视角的限制,还能够排除时代观念的干扰,从中发现不易察觉的问题。

我觉得我有必要再开拓自己的思路之前去认真的读一下原著了,因为好多地方感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我都已经忘却了,更不要说《三国志》了。

什么时候能读得完呢。



无戒365日更挑战营第88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读《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