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开始了,以巴伯的《弦乐柔板》开场

开幕演出中的两位主角,指挥余隆和小提琴家宁峰

我终于抢到了上海交响乐团2020年—2021年演出季开幕音乐会的票子,过程真是一波三折。

7月29日,上海交响乐团公布了新一轮演出季开幕音乐会的曲目:巴伯的《弦乐柔板》、于京君的《贝多芬主题变奏及赋格——向贝多芬致敬》和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我特别想去现场听这场音乐会,因为曲目。

于京君是澳大利亚华裔作曲家,他的致敬贝多芬之作《贝多芬主题变奏及赋格——向贝多芬致敬》我没有听过,据说,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于2019年5月25日在北京首演后,深受好评,我想听一听。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现场,我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这部位居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的伟大作品,听多少遍现场也不会让人厌倦,况且,上海交响乐团2020年—2021年演出季的开幕音乐会,请来了旅德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担纲小提琴独奏,以我多次去现场聆听宁峰演奏的体会,这位琴技出色又稳当、有些微胖的小提琴演奏家,一定会将一个华裔音乐家长居德奥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德国的所思所想,融入他的演奏里。至于巴伯,这个美国人一定不是世界顶级古典音乐作曲家,他的作品却稳稳地留驻在了我的私人曲目单里,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他的《弦乐柔板》,我都非常喜欢。

7月30日下午1点钟,音乐会开票。明明是掐着时间进入上海交响乐团服务号的,等我打开售票页面,"售罄"两个黑体字得意地看着我。

我沮丧至极。

8月20日,上海交响乐团发布公告,由于音乐厅的上座率由百分之三十提升到了百分之五十,第二天下午一点将开放加座。这一次我不敢怠慢,提前进入上海交响乐团服务号,然而,不等到1点钟人家不提供售票页面。等待的2分钟里我明明目不转睛地捧着手机的呀,时间一到我看到的又是"售罄"二字!气恼了10分钟后,我鬼使神差地再度进入服务号,奇迹发生了,他们居然又放出了4张票!

再过4天,就可以坐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聆听这场从7月就开始惦记的音乐会了,我忍不住要将喜悦分享给大家。

2020年,伟大的乐圣贝多芬诞辰250周年。随着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场馆渐次推出的音乐会,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去现场听贝多芬的音乐,所以此刻,我想说说巴伯。

"普鲁斯特太长,人生太短",对一个人生走到半途才喜欢上古典音乐的乐迷来说,曲目单太长、人生太短。就是西方音乐之父巴赫的作品,我们穷尽一生都未必能听完,谁又会想到去关注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

我记住巴伯,是因为一部电影,《蔚蓝深海》。

1950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虽已尘埃落定,但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全世界。哪怕在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人民想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海斯特很幸运。不仅丰衣足食,偶尔的,海斯特还能拥有一件奢侈品。她付出的代价是所嫁的律师威廉已届中年。威廉不仅体态臃肿,还古板得让海斯特觉得他们的婚姻生活失去了激情。就在这时,退伍飞行员弗雷迪闯进了海斯特的生活。被感情的洪流冲昏了头脑的海斯特,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以弗雷迪太太的身份租住进了一间公寓。10个月后,仅仅10个月后,海斯特因为弗雷迪没有赶回家庆祝她的生日而自杀。虽然海斯特被救了回来,她的举动却吓坏了弗雷迪,后者痛下决心与海斯特分手,远远地离开了伦敦离开了英国。

现场

情节不见得新鲜的《蔚蓝深海》,有两场重头戏拍得让看电影的人忍不住泫然欲泣。一场是海斯特自杀未遂后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徘徊;一场是弗雷迪义无反顾地去远方谋生后海斯特凭窗漫无目的地远眺。这两场戏,电影都让海斯特正在收听电台播放的音乐;这两场戏里,海斯特听到的音乐,都是塞缪尔·巴伯《小提琴协奏曲》起始乐章的几个乐句。

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长度不及24分钟。1939年,作曲家到古典音乐的发源地旅行,岁月静好的欧洲触发了巴伯的灵感,他开始创作这部作品。没有料到,他刚刚开始将构思慢慢地铺陈在五线谱上,战争爆发了,巴伯不得不中断创作匆忙回到美国回到家以躲避战火。这一延宕,这部作品直到1941年才得以完成。战争带给人们的忧伤不可避免地被巴伯记录在了这部作品里,所以我们听这部乐思并不复杂的作品,尤其是起始乐章,那个主题乐句巴伯用作曲技巧让乐队反复呈现,我们听到,它仿若如茵草坪上的露珠,看上去很美,但美得稍纵即逝,就好比电影《蔚蓝深海》里海斯特与弗雷迪的感情。

2020年,全世界的音乐会都是贝多芬的主场,所以,我只是想象:假如这场音乐会的下半场曲目是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呢?不过,上海交响乐团看似没有来由地用巴伯的《弦乐柔板》来开启2020—2021年演出季,其实是他们的精心安排。

《弦乐柔板》创作的时间早于《小提琴协奏曲》。1936年,作曲家正沉浸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如此生活状态下催生的创作灵感,完成的作品应该充满喜悦吧?可是,那一年巴伯完成的《弦乐四重奏》却忧思沉重,尤其是第二乐章。音乐就是这么奇妙,人们好像感应到了巴伯这部作品的预言性,都特别喜欢悲戚的第二乐章。既然如此,1938年巴伯索性将《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改写成了《为弦乐而作的柔板》,亦即《弦乐柔板》,同年,著名指挥托斯卡尼尼指挥乐队演出了巴伯的新作,大获成功。

演出中的宁峰

8分多钟的《弦乐柔板》,用线条诉说着各种情愫。这些线条,随着乐队的演奏飞扬在音乐厅的上空。它们互相交织、互相纠缠、互相依托,所以,就算作曲家在其中渗透了像是难以为继的无力感,然而,在不放弃总能迎来柳暗花明的声音线条的强烈支撑下,作品还是迎来了明亮的结尾。有乐迷说,巴伯的《弦乐柔板》将弦乐的韧和柔板的绵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记住这句乐评后再回听一遍《弦乐柔板》——谁说不是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演出开始了,以巴伯的《弦乐柔板》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