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与佳人

多年前,某教学课上,老师问道,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汉赋四大家,指是哪四位?  我不假思索,举手应答,

“ 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还能例举一些代表作吗”?

“司马相如有《子虚赋》,《上林赋》《美人赋》等等”

老师大为赞赏,

“这位同学古文学常识非常好,大概平常有看书习惯”

我心里大乐,如果您问我其他的还不一定答得出来,但要问汉赋四大家我是再清楚不过了,因为四大家之一的司马相如,他可是我少年时期的“偶像”啊。

我对他印象非常深刻,崇拜至极,而其他汉赋三大家,尽管没多大兴趣,但是为了考试PASS,我仍用谐音法“杨班长”(杨雄,班固,张衡)将三人牢牢记住。

关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儿时我就从自己收藏的小人书,公仔画(即“连环画”)略知一二了,大概当时年纪小,初看时没啥感觉,待到稍大点些再看时,颇为触动,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个永不退色的话题,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这对才子佳人的浪漫传奇却堪称一绝。

从相识到私奔,从落魄到荣耀,从情变到回心,无不将浪漫主义发挥到极致,难于想象,这段史诗般爱情故事竟会是发生在两千多年的那个思想封闭,等级森严的西汉年间(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是正史,不是八卦小说,详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借着空闲,我把看过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传记及民间传说,稍作整理了一下,分为三段来理解:

(一)琴挑

(二)私奔

(三)回意。

说起司马相如,自然不必多说,中国汉代著名辞赋家,音乐家。而卓文君,史书上是这么形容她的美貌的: “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且她自幼善琴,棋、画,文采皆非凡,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出身富贵,

依照当时门当户对的传统,17岁时已被许配给朝中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于是文君又回到娘家寡居。也许这就是缘分罢,上天冥冥注定卓文君将会遇上司马相如。那一年,青年才俊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暂时落脚在在王吉处,恰逢当地富甲一方的大富商卓王孙举办百人盛宴,司马相如作为王吉的好友也在邀请之列,

宴席上,王吉向人众人介绍司马相如不仅文采出众,且琴艺精湛,精通音律,众宾闻之都来了兴趣,卓王孙当即请司马相如演奏一曲为大家助兴,司马相如也不推托,即兴当众抚琴一曲

《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译文:有位美丽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 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 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近。 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携手同在一起。 何时能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 无法与你比翼偕飞?百年好合?这样的伤情结果? 令我沦陷於情愁而欲丧亡?令我沦陷於情愁而欲丧亡


悠扬的弹唱让众宾客听得如痴如醉,无不叹服司马相如过人的音乐和文学才华,殊不知司马相如所弹所唱的曲子另有所指,

此时此刻,卓家大堂一侧,珠帘屏风后面,有一女子正消消屏息凝听,听着听着,不禁怦然心动,此人正是富豪千金卓文君,原来,司马相如早已久慕卓文君的才貌双全,自堂上偶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如今正好借着弹琴唱曲助兴之际将自己深情送出,他深知文君深谙音律,一闻曲子定会明白自己的心意。

司马相如猜的一点也没错,聪慧的卓文君很快就悟出《凤求凰》中司马相如那强烈的求偶愿望和隐藏的幽会信息。卓文君原本就久仰司马相如在辞赋界的大名,内心仰慕,如今经司马相如这般 “琴挑”,更是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情意,不由得惺惺相惜,浮生爱意,

当夜,卓文君收拾行李悄悄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守候的的司马相如会合,两人连夜私奔回成都。事后,文君其父卓王孙闻讯大怒,认为卓文君败坏门风,有辱家族。断绝与她的来往。

尽管如此,卓文君仍不为所动,放下千金小姐的身份,铁了心追随司马相如而去,到成都之后,卓文君才发现原来司马相如早已父母双亡,家道衰零。即便如此,卓文君仍然无怨无悔,卖掉自己的首饰,和司马相如开起酒馆卖酒,落落大方做起“老板娘”。

而司马相如则放下文人架子,做起的酒保来,丝毫不惧众人嘲笑,两人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逍遥快活,夫唱妻随。其乐融融。消息传到卓王孙耳中,面对生米煮成熟饭女婿女儿,顾忌面子的他只得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们,但两人仍不愿回到富裕的卓家,仍然在外故我过着小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俗话说,只要是金子终会发光的,司马相如的名篇《子虚赋》无意中被汉武帝读到,惊为天人,非常欣赏,立马下诏召司马相如进京(长安),司马相如只得与卓文君依依惜别,约定三月内一定回来,进京后,司马相如不辱自己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又写下了惊世骇俗,华丽丽篇章《上林赋》,汉武帝读完龙颜大悦,始封相如为郎官,后面又因他出使有功,又官拜至中郎将。从此居庙堂之上,风光无限。

长安城里繁花似锦,夜夜笙歌,歌舞升平,那醉生梦死的帝都生活,很快就让司马相如沉溺其中,飘飘然了,开始嫌弃在老家的糟糠之妻卓文君。而卓文君在家乡左等右等好几年都没有夫君消息,思夫心切的她接连家书一封又一封寄往长安。却犹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倒是身在长安的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一封又一封家书很不耐烦,终于提笔给卓文君回信。司马相如的回信很特殊,仅仅写了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文思聪慧的文君反复看着司马相如的回信,很快就悟出,13个数字中,“一”到“万”都有,唯独少了个“亿”字,很明显,司马的回信寓意他已经对自己无“亿(意)”了。

痴情的文君万万没想到,千盼万盼盼来的居然是丈夫的休妻之意。伤心之余,悲愤之中的卓文君立即以相如寄来的十三字为底稿,回复了相如的信,这就是著名的《数字诗》,(这种数字格式的的诗或短语至今在手机短信中非常常见)

《数字诗》
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说的是三四月,
却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
百无聊赖十凭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
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噫!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短短家书,不但工整地包含司马的“一到万”十三个数字,且在信中把对丈夫想念,哀怨,矛盾心情写得淋漓尽致。爱恨交织跃然于纸上,

家书很快到了司马相如手上,司马相如初看《数字诗》时,先是惊讶夫人的心有灵犀,然后又默默看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得惭愧,觉得愧对一片痴情的妻子,于是第二天向皇帝告假,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京城长安。两人再度重聚,再续浪漫,故事到这儿看似可以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

可惜好景不长,长安城奢华糜烂的宫廷生活,加上一群损友的怂恿,才过一年,司马相如老毛病又犯了,迷上了某茂陵才女,准备瞒着卓文君纳妾,

虽说古人纳妾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当消息传到卓文君耳中时,性情专一和坚贞的卓文君仍然难于忍受,卓文君原以为自己伴在身边,相司马如风流作风会有所收敛,谁知他依就故我,移情别恋,回想当初的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到现今的物似人非,浓清不在。不由得悲由心生,凄然泪下,写下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差人急急送往正在茂陵准备下聘礼纳妾的司马相如。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
皎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
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
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
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
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
何用钱刀为!

《诀别书》
春华竞芳,
五色凌素
琴尚在御
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
汉宫有木
彼物而新
嗟世之人兮
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
明镜缺,
朝露晞
芳时歇
白头吟
伤离别
努力加餐勿念妾
锦水汤汤
与君长诀

身在茂陵的司马相如看完卓文君的《白头吟》后,不由回想起妻子的昔日恩情,再次羞愧难当,再看完《诀别书》时,不由惊得大汗淋漓,因为《诀别书》最后两句,分明就是卓文君的绝笔。

心急火撩的相如匆忙回书 “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让送信人火速回去交给卓文君,”然后自己撤下聘礼仪式,遣散宾客,

连夜赶回长安居所向卓文君认错(连环画版的结尾处有个卓文君投井情节,所幸被及时赶到的相如救起(正史中似乎没有这一情节))。此后不久,相司马如不再流恋帝都的奢华生活,辞官和卓文君双双回归故里,两人安居于林泉。白头偕老,善始善终。卓文君以信明志,两劝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终成为千古佳话。

追古忆今,回想起来,两千年前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那一波三折的传奇故事,无论是以琴挑心,半夜私奔,还是后来的以字寓意,以诗明志,放至今天依然是浪漫到流彩…


正是

    司马相如以琴挑伊人心,抱美人归,

  卓文君以诗明志君回意,白头偕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才子与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