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项羽

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3年楚国下相的一个贵族家庭,是楚将项燕的后代。22岁,项羽起兵反秦,攻襄城、并屠城、破巨鹿,27岁分封十八路诸侯,成为西楚霸王。

由此可见,项羽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战神,武功高强,军事天才,绝非刘邦可比。项羽甚至在彭城之战中以三万兵马战胜汉军六十五万。然而,最终的赢家却是刘邦,项羽失去了天下。这让人不禁想知道为什么项羽就这样把天下奉送给了军事优势相对较小的刘邦。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有很多的。可以说是项羽集团的内部问题,如《鸿门宴》中的项伯给张良通风;又可以说是刘邦集团的强大,毕竟韩信、萧何、张良就摆在那里,但最重要的绝对是项羽自身的性格问题。

首先是项羽的心胸狭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垓下之战了,这是项羽人生中唯一一场失败的战役,同时也是最后一场战役。习惯了成功的项羽始终认为“天要亡我”,最终上演了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一幕幕的悲剧。其次是他的刚愎自用。有人在垓下劝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而项羽却因“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目见之”而不假思索地拒绝了。他只考虑到了自己的面子,不听人劝。接着就是草率鲁莽。鸿门宴中,面对亚父的频频示意,他不以为意;最后刘邦已回到军营,他还在问“沛公安在”。巨鹿之战,阿房一炬,将阿房宫烧了三天三夜;而相比刘邦集团进咸阳时萧何抢走“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这是否显得太过草率呢?最后就是感情用事。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死刘邦,而是傻傻地放走了他。

项羽的一生叱咤风云。逐鹿中原,问鼎咸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项羽曾一度左右过历史的进程,而最后却因他的性格弱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杜牧曾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我认为,项羽的性格是他最大的弱点,他不可能卷土重来。就像王安石所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于君王卷土来?”项羽过了也只是推迟了刘邦坐上皇位的时间。

历史是公正的。我们独立于历史长河,应该充分吸收项羽失败的教训,不断锤炼自己的性格,磨砺自己的品质,最终成为优秀的人,走向成功的彼岸。

你可能感兴趣的:(演讲稿: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