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生活

有人说:“我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朋友说:“你书都读到哪儿去了?遇到事又是哭,又是抱怨,鸡飞狗跳,还不如没读过书的人。”

读完《围城》,惊叹不已:“为什么20多岁完全没有读懂?人情世故,为何在自己人到中年才略知一二?”

鲁迅说自己十三四岁时,父亲病重,家中经济困顿,他开始领略人情冷暖。当然,鲁迅从小也饱读诗书。

可见,一个人对于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不仅仅因为读书,更来源于人生阅历。

先从读书来说吧,什么年龄读什么书,是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及价值观的。

朋友说,她20多岁时,最喜欢看名人传记,所以特别能激发斗志,大专毕业都工作了两年,觉得做中学老师天天为班级量化分而斤斤计较,又累又小家子气,于是果断辞职,闭门考研。三个月不出门,背熟了几大本厚厚的教材,结果如愿以偿,如今,她是大学里的教授。

回头反观自己的读书历程,多么的文艺啊。

小学阅读的是学校订阅的《小学生语数》,《文艺月刊》。中学里听说阅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又听说《简爱》是写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不敢翻阅,仿佛翻阅会助长自己的暗恋,或是翻阅,会让自己本来就像听天书的物理课雪上加霜。

于是,中学时光里,我在虚假的努力中度过。

上了师范,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仿佛一个嗜书如命的“才女”。但是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完全在本末倒置,对于自己学习的生物教育,几乎没有费过心思,就连各种实验课上,也是捧着冰心小诗,或是普希金、泰戈尔沉迷其中……

我的那位和蔼可亲的师长劝我:要学好你的专业啊,将来怎么作个优秀的生物老师呢?

我理直气壮:“将来我才不要做生物老师。”

可是,后来,我一直在不温不火有气无力的做着一个私立学校的初中生物老师。

再到后来,也就不用说了,不过是个女版的方鸿渐而已,职场、情场皆失意……

既然不想做生物老师,有做出改变的努力吗?

答,没有。

这就是我和教授朋友的区别。她不止一次的说过,她是个愿意改变现状的人。

方鸿渐失恋后进入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回到自己身上,竟然相同的可怕。自己曾不止一次的滔滔不绝:人生是虚无的,再成功的人到头来不也来去无牵挂。什么样的生活都有烦恼……

读书,带给自己的是什么呢?

如果包法利夫人年少时不读那些浪漫的爱情小说,说不定她会比大部分务实而本分的女孩子更幸福,因为包法利先生那样的爱她,因为包法利先生医生的收入让她的生活那样的富足。

读书,究竟带给自己什么?灵魂拷问再次响起。

眼睛永远看的是远方,忘记脚下的路该怎么走?比如职业的选择与发展,比如理财规划与家庭的未来。

自以为是,这点集中体现在育儿上。太迷信名人的所谓自由教育,而忽略名人在育儿时所拥有的资源与实力。

面对挫折时的逃避与脆弱。就像阿Q一样容易原谅并安慰自己——将来会好的。但从不考虑将来用什么变好。甚至于,永远在选择好走的路,而走不好已选择的路。

人说读书重在修身养性。可是读书依然没有改变自己越来越像父母亲的脾性:在外温文尔雅,对亲近的人,却动不动火冒三丈。生气,反悔,自责,在内耗的路上不断的重复。

曹老先生说“人情练达皆文章”。可是自己,人到中年,才看懂所谓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实内涵。才明白那些古今中外的写满“爱”的散文,不过是将人世间芝麻大的一点温情,用理想的文字放大了数千倍而已。

我想,如果从小的家庭环境不变,父母不变,即使现在坐了时光机返回到20多岁,我依然是那个单纯的、喜欢阅读散文和诗歌,喜欢在爱的人面前冷若冰霜,却从不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依然是那个不令人讨厌,但也毫无用处的文艺女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