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孩子也问题重重?你可能得了“缺点过敏症”

“大宝,你弹琴手型不对,你又忘了上次老师怎么说的了吗?”

“大宝,你今天怎么没跟门卫爷爷问好啊?”

“大宝,你踢腿太软了,你看你旁边的哥哥踢腿踢得特别有劲儿。”

……

当了妈之后,你是不是像一个24小时的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你的法眼?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妈妈,她们始终处在担忧之中:孩子手型不好影响弹琴怎么办?孩子写字太潦草影响成绩怎么办?孩子待人没有礼貌,以后在社会上怎么混?

image

有人会把这种现象归结到现代社会节奏快,导致孩子压力大。但其实问题并不在社会身上,而是在人身上。时刻担忧自身劣势,时刻处于纠结中的人,是患了“缺点过敏症”。

什么是“缺点过敏症”?

“缺点过敏症”这个概念是日本的教育专家山崎房一提出来的。山崎房一生于1926年,曾经参加过日本的“道德重整运动”,在伦敦留过学,创建了新家庭教育协会,帮助过许许多多的家庭解决教育问题。

山崎房一在《不吼不叫做妈妈》中指出,很多人会在自责的趋势下,产生诸如当初自己如果这样做就好了的后悔心理。他们每天读书听课记录伟人语录,为了打消心中的邪念紧张不已,让自己陷入和缺点短处交锋的困境。他们总是把自己的缺点放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就是“缺点过敏症”的典型行为。

有“缺点过敏症”的妈妈不但会因为自己的缺点陷入痛苦,她们更不会放过延续自己血脉,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孩子。她们像为自己的缺点烦恼一样,也被孩子的缺点深深困扰着。

image

你身边有没有一个经常说“愁死了”的朋友。芳芳就是这样的,她在国企上班,工作很多年也没晋升,她觉得是因为自己一紧张就结巴导致的。她紧张的时候确实会有个别的叠词和停顿,但远没到影响表达的程度。不过她总是认为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职业生涯的程度。

芳芳就特别符合山崎房一关于“缺点过敏症”的描述,她对自己的缺点过于敏感,导致忽略了自己身上很多的闪光点。

“缺点过敏症”危害自己,更连累孩子

妈妈有“缺点过敏症”,害的是自己,更是孩子。就像芳芳,她把自己的缺点放大又放大,每天都在看各种各样的书想改变自己,效果却不明显,她还把“缺点过敏症”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在山崎房一的描述里,有缺点过敏症的妈妈,就像一个缺点猎人。怀揣一把擦得锃亮的钢枪,对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无论多么细微的缺点也逃不过她的法眼。发现孩子缺点的瞬间,她就会第一时间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射出子弹,每次射击都百发百中。

image

假想一下,每天生活在“缺点猎枪”下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心态?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察言观色,如何不被猎人发现,如何摆脱被瞄准的困境。

一个每天提心吊胆的孩子,又怎么能专注做一件事情呢?有“缺点过敏症”的妈妈,就会养出一个紧张兮兮的孩子。

芳芳的孩子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了。刚上一年级就能自主阅读,在图书馆一泡就是半天,英语说得很好,出国玩能当小翻译,钢琴已经考过三级了,滑冰也练得风生水起。就是因为期中考试数学没考100分,芳芳就认为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差,给报了2个数学班,把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当成了重中之重。

孩子跟我们聊天的时候说,“我喜欢弹琴,我喜欢滑冰,但我逻辑思维能力不好,我不喜欢数学。”7岁的孩子,说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不好。芳芳的“缺点过敏症”也影响了孩子,把关注点放在了自己所谓的弱项上。

孩子弹钢琴滑冰都很放松,一到上数学课就紧张,她担心这个缺点被自己“发扬光大”,变得越来越差。

image

对食物过敏,对粉尘过敏,会导致人身体不舒服,对缺点过敏则会导致人整体的生活状态出现问题。但好在“缺点过敏症”不是生理性的疾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改善,进而调整生活节奏。

“缺点过敏症”的克星:用“双重人格”生活

见到“双重人格”这个字先别害怕,这里的双重人格不是心理障碍,也不是两面派,它是山崎房一提出来的,治疗“缺点过敏症”的一种能让人和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

  • 修炼“双重人格”,从接受自己开始

山崎房一认为,人不应该否定自己的缺点,放下它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拼命设法改变自己的性格,反而可能被缺点笼络。

人有贪婪、自私自利的一面,这是人类本来的性情,同时还有体谅他人处境、公平、充满理智的好的一面。就像人身体里有两只小怪兽,“缺点过敏症“的人,总是期望好的怪兽能彻底打败坏的怪兽,但实际上,这两只怪兽谁也打不死谁,他们是必须一起存在的。

image

“双重人格”就是一种忠于自己忠于生活的成人人格。人可以把真性情保留下来,同时还能把那些“真善美”当成人类的第二颗心来重用。接受自己身上的缺点,接受完全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发挥第二颗心的作用,让真善美发光发热,而不是用来打怪兽。

对芳芳来说,如果她能不把关注点放在克服自己的“缺点”上,接受自己偶尔的小紧张,她就能够放松很多,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当妈妈开始用“双重人格”生活之后,她对孩子的态度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妈妈能接受自己,她就不会过多的隐藏自己的真心,不会再让自己心情混乱,疲惫不堪。

《还珠格格》里有一句台词,是失明的紫薇对尔康说的,“一个破碎的我怎样拯救一个破碎的你” ,这句话用在妈妈对孩子身上也特别合适。只有妈妈开心,用完整的心去对待孩子,孩子才能开心。

image

妈妈具备“双重人格”,她就不会纠结孩子的缺点,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孩子,鼓励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有主动性。

  • 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让孩子形成“双重人格”

当妈妈用真实的自己面对孩子,孩子就能从妈妈身上学到如何构建学习和规律的第二颗心,慢慢地孩子也会具备“双重人格”。

孩子具备“双重人格”有什么作用呢?

看看网上的那些新闻,有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批评一时想不开跳楼自杀。孩子会产生如此过激的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把这些“挫折”看得太重,他们放大了自己做的不好的部分,忽略了自己的闪光点。就像“缺点过敏症”的表现一样,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才会选择这种过激的方式来解脱自己。

image

被“缺点过敏症”困扰的人,只看得到眼前的问题和麻烦,却看不到黑暗背后的阳光。与其用自己莫须有的缺点折磨自己,也折磨孩子,倒不如接受真实的自己,也接受真实的孩子。

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人也不例外。用“双重人格”来看待人类的多面性,就能够避免深陷眼前的黑暗,让自己和孩子都陷入痛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孩子也问题重重?你可能得了“缺点过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