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七年级学过一篇文章叫《雨的四季》,那么现在你还能够回忆起来四季的雨有什么样的特征吗?昆明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同汪曾祺的步伐一起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
在早读的时候已让学生将本文已读过两三遍,所以在课堂上就不再多读,直接进入文本的学习。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上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主要作品有系《受戒》《大淖记事》等。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
一、课文初读,整体感知
1、《昆明的雨》,仅仅只是写雨吗?
显然不是。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景,事与物来描写的。其中,景都与“雨”相关,是昆明雨季的景物。事表现在为宁坤作画,和德西去小酒馆喝酒,瑶族母女送缅桂花。物诸如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等。这些物,人,事都是围绕着昆明来写,都是与昆明的雨有关联的。
2、请从文章中找出昆明的雨的特点?
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浓绿的,使人动情的。
二、文本精读,探究写法
1.题目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画的内容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华鹏还有提子虽长却有诗意,是对昆明风俗世态的如实描绘,体现了汪老对她所生活过的那片土地的申请,不是故乡却胜却故乡。
2.第2段和第11段,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有什么作用呢?
第2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11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面3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3.《昆明的雨》中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细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4.文本语言平淡而有味体现在哪里?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如“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语言朴素自然。再如“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格调”一词的运用增添了淡淡的幽默感。
三、品味研读,赏析语言
评析语言这块儿,我把它作为课堂练习来进行学生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最后我予以强调补充即可。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处指炒熟后的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品味。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注意此处“?!”)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处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3、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用“戴”“穿”“坐”“吹喝”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等,用苗族女孩的娇美情态村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怀念之情。
4、“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5、“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干巴菌”比作“半干的牛粪”和“被踩破了的马蜂窝”,贴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干巴菌的特点。
6、“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样。”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鸡油菌的大小、颜色、质地,表达了作者对雨中菌子的喜爱之情
7、“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昆明火炭梅的味道似乎更优于洞庭山和井冈山的杨梅,流露出了作者对昆明的杨梅的喜爱之情。
8、“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情味”由于引起的淡淡之乡愁,雨中美景令人陶醉,显示出恬淡之感。
作业:1、积累“诗中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而,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激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阅读《端午的鸭蛋》
个人是比较喜欢汪老的文字的,琐碎中见真情,很有生活气息,人间情味。他的文字里不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细碎,更可贵的是更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汪老“我手写我心”的淡雅文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含情脉脉的打量,都是我辈学习的楷模,向这位贪吃,贪玩儿,贪恋人世间的可爱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