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杞梁妻与流言的传播

他,为躲避差役追赶误入院中,与美丽的女子相遇相爱,订下终身;

她,新婚之夜夫君被官兵抓走,从此杳无音信;

他,体力不支累死在长城之上,尸骨被草草埋入墙中;

她,千里寻夫听闻噩耗,纵声号泣,竟让八百里长城为之崩塌;

他,巡视长城时遇见了她,垂涎其美色,企图强纳为妃;

她,设计使秦皇率百官对夫君进行祭拜,之后抱着夫君的尸首,一同坠入无尽深海之中。

这便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但这个故事的版本众多,光是男主角的名字就有范喜良、万喜良、范杞梁、万杞梁,万启梁等等说法,故事细节也有诸多不同,比如有的版本夫君是被埋在城墙之下,有的版本是被砌在墙内,还有的版本有龙王救女的情节。这恰恰说明这个故事流传之广,以致不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孟姜女故事,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孟姜女庙,还由此诞生了寒衣节这样一个节日。

那么,孟姜女是否确有其人呢?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到底有没有真实发生过呢?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向前回溯,试着从中找出答案。

从清到唐

孟姜女的故事在明清两代初步完整,其中葫芦生女,避祸招亲,千里送寒衣等情节一应俱全。考虑到明代曾因大修长城导致民怨沸腾的历史背景,可以判断这时应该是故事丰满和定形的主要时期。

而在明代的之前的宋元时代盛行杂剧,其中也有关于孟姜女故事的剧本,比如《孟姜女送寒衣》,这一时期男主角的名字又有范希郎、范四郎、范士郎、范喜郎等版本。

再之前的唐代,文学载体以诗词为主。这一时期讲述孟姜女故事的有两首诗词,一首是敦煌的曲子词《捣练子》: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

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长城路,实难行,乳酪山下雪纷纷。吃酒只为隔饭

病,愿身强健早还归。

这里面含有孟姜女的名字和送寒衣的内容,而其余情节则在贯休和尚的《杞梁妻》中有所补完: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这首诗中含有以人筑城和哭夫崩城的情节,但是没有了孟姜女的名字。

沿着唐代再往前回溯,则找不到了孟姜女这个名字。

《诗经》中确实出现过孟姜二字,但这并不是某个特定人物的名字。先秦时代的女子命名规则是将自己的字放在姓氏之前,如妲己其实是己姓,而妲是她的字。而孟在当时作为字通常是指长子或长女,因此孟姜最初的意思是姜家的长女。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拥有姓氏,因此孟姜很有可能是齐国或者卫国等姜姓诸侯国的长公主,或许是因为这类人群中美女频出,才将称谓逐渐演化成为了美女的代称。

难道说孟姜女是虚构人物,是唐人杜撰出来的故事?

还不能这样说。

杞梁之妻

虽然找不到孟姜女,但还有一个线索,那就是两首诗中都提到的“杞梁妻”。从《捣练子》的叙述中来看,杞梁妻就是孟姜女。即是说孟姜女是一个叫做杞梁的人的妻子。后来的故事中孟姜女夫君的名字也出现过范杞梁、万杞梁等类似的名字,因此可以推断杞梁便是故事男主的原型。

接着再从唐代以前的历史记录中寻找杞梁这个人,可以在一些文献中发现他的事迹。

西汉的《列女传·贞顺传·齐杞梁妻》中是这样记述的:

杞梁妻是齐国人杞梁的妻子,杞梁在战争中阵亡,齐庄公在回师的途中见到了他的妻子,就派使者想在路边为其做简单的悼念。杞梁的妻子对使者说:“倘若我丈夫有罪,大王就不要吊唁一个罪人,这是折辱自己。倘若我丈夫无罪,那夫君留下的寒舍尚在,贱妾不接受路边的吊唁。”于是庄公驱车赶往杞梁家中做了正式的吊唁。

庄公离开后,只剩下杞梁的妻子孤身一人。她家中既无儿女,在外也没有亲属,于是就抱着杞梁的尸体来到城下,放声痛哭。哭声凄怆,路过之人无不感动落泪,十天之后,就连城墙也为之崩塌。

在将夫君埋葬后,她说道:“现在我该去哪里呢?身为女人一定要有所依靠,若父亲在则依靠父亲,夫君在则依靠夫君,儿子在则依靠儿子。现在我上无父亲,中无夫君,膝下也无子嗣。家中无所依靠,证明我坦诚,在外无所依仗,证明我的节操,如此我还能再嫁他人吗?”于是便投入水中自尽了。

这个故事和孟姜女有相似的情节,比如库夫崩城和投水自尽,但总体内容已经出现了较大差别。首先时代一下推到了更早的春秋时代,其次杞梁也不是被抓壮丁的民夫,而是齐国的一名战士。而代替秦始皇出现的齐王在故事中也只是一个戏份稍微多一点的路人而已。

而再往前,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礼记·檀弓》中也有杞梁妻的记述,但其中没有了投水自尽的情节,只是说她在路边迎接夫君灵柩的时候哭得很悲痛。

这是不是有关杞梁和他妻子的最初记录呢?还不是。

同样成书于春秋的《左传》中也有杞梁的记述,是这样说的:

齐庄公攻打莒国,命令杞梁和华周两名大夫率军前进,途中与莒国国君遭遇。莒君重金贿赂二人以避免争端,企图拉拢二人。华周回答:“见利而忘义之人,也不是君上您所喜欢的。我们拂晓接到命令,如果不到中午就放弃任务,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侍奉君上您呢?”于是莒君亲自击鼓迎战,杞梁战死,尸体被莒人夺取,后来又还给了齐国。

之后的故事和《列女传》的前半部分一样,只是到了庄公吊唁便结束了。

这里的故事用一句话便可以总结:杞梁战死,庄公想在路边祭奠杞梁,被杞梁妻子拒绝,于是庄公来到杞梁家中吊唁了杞梁。

这便是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的原始版本。杞梁并不是民夫,而是齐国的大夫;杞梁妻也并没有哭夫崩城,最可靠的文献里甚至都没有对她哭的记述。

传言偏差

单看这两个故事,二者几乎毫无关系,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能演变成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证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之外,也侧面说明了传言的失真性。

人们在转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因为记忆力和个人好恶等因素,往往会歪曲或者增删部分内容,造成和实际情况的偏差。随着转述次数的增多,这种偏差便会被放大,最终使整个事件面目全非。孟姜女的故事虽然十分曲折动人,却使秦始皇增添了无端的骂名,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曹操和武则天等许多人的身上。

好在多数人都知道这是故事,会冷静地将其中人物与其历史原型区分开来。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经常受到流言误导,做出种种错误行为,甚至因为过激举动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因此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应当保持理性,尽量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尽量了解整个事件的全貌,从而能够客观冷静地处理问题,这样才会避免因一时冲动而为人生留下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姜女、杞梁妻与流言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