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写作小技巧2021.7.30NO.57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作者:布兰登.罗伊尔


解读:小女子


有时候明明很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写。没有层次段落,没有框架结构,写到哪里是哪里,明明脑子里思绪一片,可一看自己写的东西,却空空一片。


毕业于哈佛大学,其作品曾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的作者——布兰登.罗伊尔,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这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是写作领域的标杆之作,一本打开就可以借鉴使用的指南。都说最好的学习可以先从模仿开始,最好的老师也可以是自己。


本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展开,一共有20条建议。由于适合的读者范围广,所以不同的人侧重的点也不同。从中例举几条相对常用的内容,希望除了打动我的同时,也能感染到你。


一、结构开门见山,读者一眼“GET”到主题


有句话这样说:在没有目的地和飞行方向时,飞行员决不会将飞机驶离跑道。


1、写文章也是如此,当写作的目的是解释某种心情或者告知时,尽量先总结,然后再运用细节作为支撑。


比如报纸文章,一看大标题就基本知道这篇报道大概的意思。学生们大学常写的毕业论文也是如此,使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方法,最重要的放最前面,然后次重要,最后最不重要,或者来个总结。


就连交代孩子做一些生活琐事也可以如此,这样的好处是知道重点是什么,然后分解任务。


比如请孩子帮忙买瓶饮料,重点是买饮料。然后再交代,第一个红绿灯左转,直行100米,店名叫**。如果先交代了一圈地址,再回头说买饮料,孩子可能听了半天还晕晕乎乎,没有重点,自己还要再重复,郁闷的同时对方也太好受。


2、主题不宜太多,通常“三”个是不错的选择,这个被称为神奇的数字,即经典的引言、正文和结语三段式常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行文围绕三个关键观点或者概念构建文章。为了简洁起见,一般不超过四个部分。也是以案例的方式,先写主题句,然后独立成一段验证观点。


比如:开头第一段是气味让我们人的各个感官打开,每一种味道带给人不同的体验,我最喜欢的是辣味、酸味、甜味。


第二段的第一句是:辣味的感觉像……。第三段的第一句是:酸酸的感觉像……。第四段的第一句是:甜味的感觉像……。


在每一段的后面展开举例,什么食物的味道带给什么器官不同的反应。最后总结这些味道给你的感觉,还有其他的各种味道。


就像一个思维导图的框架,第一层总括,第二层分为三个小点,第三层再由三个小点拓展开观点。这些观点可以是总分、可以是平行、可以是递进、也可以是转折,或者用不同的关联词将其连接。


3、先结束一个主题再展开另外一个主题,把相关的事物进行整合,以免各个观点杂糅在一起,阅读和理解都将变得困难。就好像孩子的各色积木,全部混在一起让人感觉混乱,分颜色、类别放好,一下子就变得井然有序了。


二、不同的写作方式呈现不同的风格


新闻界著名的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约瑟夫.普利策。曾如是说:简短地展现以便他们阅读,清楚地展现以便他们欣赏,如画般地展现以便他们记忆,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展现以便他们被它的光明所指引。


1、好作品与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比如,你要写一篇关于梨的文章。并不是所有的梨都一样,你写的是库尔勒香梨、砀山梨、还是鸭梨?其产地、颜色、形状、味道、购买渠道都各自不同。


除了写明“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甚至一些实操内容还要写“怎么做”。这样既为写作提供了支撑,又暗示了写作缘由,还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实践的途径,从而更受用。


2、使例证个性化。例如:(1)加入一字儿奇人轶事。比如:谁曾经无心插柳柳成荫,写作为他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


(2)引用伟人或者名人名言。比如: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3)类比。即寻找两种完全不相同事物的相似性,以帮助读者清楚地理解其中的关系。比如:你想用类比描述人的能力和情绪之间的差异,就可以说:气候就像我们的基本性格特征,而天气就像我们的情绪和心情。

(4)明喻和暗喻。明喻是比喻两种不一样的事物,比如:孩子的脸红得像苹果;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没有桨的船。暗喻是直接指示某物是另一物,比如:你拥有狮子的心脏吗?


3、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因为主动语态以行为为目标,更直接、简练,减少了必需的词汇量。比如:“小红爱小明”是主动语态,只有5个字。而“小明被小红爱着”,用了被动语态,有7个字。


当然并非时刻避免被动语态,有时候当主人公不清晰或者不重要的时候,适合使用被动语态。比如:“百万桶油从沙漠地底抽上来”。显示出油的提取很重要,但采油的人不重要。


4、选择积极的语气写作,尽量避开消极词语。因为读者本能的愿意接受积极的信息。比如:“商店晚上7点关门”,“关门”这个词是消极的动词。“商店一直到晚上7点都开门”,“开门”这个词就是积极动词,给读者以希望,让人感受到温暖。


三、增强文章可读性的好方法

1、提高文章可读性的方法,就是增加文档旁边的空白,用空白行把段落隔开,避免密密麻麻的文字粘在一起,让读者感觉压抑。


现在的自媒体文章就是典型的代表,一般三行最多不超过五行为一段,每个段落之间空开一行,还有行间距、留白、外加图片的映衬,许多爆款好文就这样牢牢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


2、运用各种粗体、斜体或者破折号突出关键的词,从而使关键点“跳出来”,更能引人注目。


比如这篇拆书稿的三个小标题就是采取加粗的方式,读者一目了然知道本段落讲述的主要内容。对于篇幅较长的学术文,二级标题的作用是区分章节内容,概述下文,以帮助读者快速获取主要信息。


3、文章最后地回顾和修改。很少有人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大多数人都需要回顾和修改。通常修改的次数取决于作品的长度和难度,越短越容易的文章可能只要一遍就能完成修改,反之,则需要多次修改。


等到不愿意在增添或者删减任何东西,就是你真正完成文章的时候。写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好的作者是时间研磨出来的。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愿意写一写,不妨和我一样,从拆书稿开始,用这种方式,既能倒逼自己阅读,还能整合书里的信息。


甚至内容太多还需要思维导图来帮忙。这样一来,一本书读一遍,画一遍思维导图,再写一遍,重要的内容一定更深刻。最主要的是,通过重组的过程大脑也会思考,更有益于日程生活的实践。


写作能帮你多观察、多思考,大脑越用越活,从理论到思考,从思考到实践,实践回归理论。都说“书如药也,读书可以治愚”,写作也是和心灵的对话,喜欢写的人内心一定不孤独。


如果你愿意的话,不妨把这本书买来读一读,还有很多细节也很实用,但无法一一例举了。甚至你可以和我一样,坐在这里,写一写,整个世界都会安静下来。


如果有人看到你的或者我的文章,并且受益,那真的很好。如果没有,这也是我表达自己,和自己相处的方式,一举多得。


愿你有所得,愿你所求皆所愿,愿你所行皆坦途,愿你可以通过读书、写作遇见全新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用写作小技巧2021.7.30NO.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