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一个难题:“孩子越长大越难管了!说听不进去,吼不管用,真的是拿孩子没办法了!你说养个孩子怎么这么累呢?”
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为什么明明是为了他好,他还要油盐不进的“欺负人”?为什么你越吼,孩子反而越不受约束了?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上进、学好,关心孩子的出发点是不容置疑的,可有时候也确实是头疼:孩子就是油盐不进,好说歹说就是不听。于是一气之下就会吼孩子、骂孩子,可是时间一长,孩子真的变成了个淘气的孩子,越骂越不听话,甚至还学会了顶嘴。这或许是无数家长烦心头痛的事儿了。
其实很多家长也发现了,当你一遍一遍的对孩子强调“你不要这样做”的时候,他反而更不听话了。所谓的“吼叫教育”只是起了临时作用,没多久孩子便一反常态,甚至变本加厉了。为什么看起来最有用的训斥反而最无效呢? 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些!
孩子为什么越吼越不听话
大脑的逃生机制
当一个人感到强烈的恐惧、感到受威胁时,大脑会启动紧急逃生机制,精神紧绷,时刻准备逃避灾难。这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当家长大声责骂孩子时,往往会触发孩子大脑的这种逃生机制。虽然家长在大声教育孩子,但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别骂了,别骂了!什么时候结束?”
家长责骂完问一句:“以后还这样吗?”
孩子立马表现得很老实,回答:“不这样了!”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以后怎么做,只知道家长狂风暴雨般的责骂终于结束了,可以松一口气了。
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现象,叫“超限效应”: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长时,内心就会滋生不耐烦、逆反的情绪。
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就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面对固执不听话的孩子,用“狠话”威胁他们,这事儿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轻车熟路:“再不走,就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
“再这么疯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门”
“再敢顶嘴就把你的屁股打烂”……
“狠话”一飙出,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敛,比我们巴拉巴拉的劝说半个小时都有效。
但是,这个“大招”它有“后遗症”。使用的越频繁,失效的也就越快当我们第一次大声斥责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
可是大声训斥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这些大强度的“刺激”,看似在听你吼,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么。
时间一久,孩子发现你除了吼,并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就大胆起来敢跟你顶嘴对着干。
你总批评他,但自己却没做到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改变,鼓励孩子改变。
有句话说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为管孩子。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好了。身教重于言传,你永远是孩子最真实最亲密的楷模!
解我教育一位咨询者的女儿是一个“深度网瘾少年”,学习成绩倒数,叛逆不听话,两次被学校劝退。
对这个孩子,家长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但孩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在网吧里彻夜不归,不去上学了。
家长无奈之下求助,通过老师的指导,恶补各种家庭教育知识,努力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面对孩子犯错,家长不再单纯的暴力胁迫,而是选择耐心的努力沟通,先从自己做起,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家长努力改变,孩子看在眼里。
经过阶段性的指导,以及家长的改变后,孩子开始减少了去网吧的次数。慢慢的孩子也做出了改变,直至自己主动回到校园,沉迷网络的问题也解决了。相比以前,孩子更加努力学习,恶补之前落下的功课。
经常被吼的孩子,真的很受伤: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在做事前会总担心会不会被吼,变得畏首畏尾、战战兢兢;孩子的性格会受影响:长远来看,经常被吼的孩子,容易性格孤僻、懦弱、不自信,不善交际或处理人际关系,或者孩子为了不被吼,努力顺应家长的想法,形成“讨好型人格”。
另外,家长要是遇到事情就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解决,那么孩子也会模仿,在遇到问题时也会通过暴躁和激烈的方法表达情绪。
不吼不叫,四条原则帮你有效管理孩子!
一、对孩子的要求,简单干脆
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要求难道不是唠唠叨叨的吗?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
同样是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一种要求方式是:
我跟你说过几遍了,自己的书别乱扔!
另一种要求方式是:一会吃饭了,给你5分钟收拾书包,我看着你做!
大家觉得那种方式效果好呢?
二、犯错时,给孩子一个指导性选择
斥责孩子时,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说,错在哪里了?……不对,重新想,到底错哪了?”
家长们的想法是没错,想要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然而问题是很多孩子,因为自身的认知以及生活经验不足,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犯错了!
在孩子的眼中,可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家长的眼里确实非常严重的,孩子面对家长的生气有时候也是诧异和吃惊的。
因此,这时候家长尽量的语气坚定地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选择。比如还是不做作业就看电视这件事,不妨跟孩子说:
作业不做完,不能看电视,看电视是不对的。给你两个选择:1.10分钟之内好好去写作业,以后每天可以看X小时的电视;2.今天可以随意看电视,但是接下来一周内不可以碰电视,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三、父母要学会平复情绪、放下身段
当家长对孩子大吼大叫时,恰恰暴露出了家长自身的缺点:
1.对孩子的错误,家长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只能,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仗着自己是大人去强制孩子承认错误;
2.家长没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一个孩子就能把自己惹得大发雷霆。
情绪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有很强的感染性。
家长常常大发其火的话,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耐心,既对家长充满抵触、逆反,对同龄人也不太友好。所以说父母的情绪稳定对孩子非常重要。
另外家长只有在控制住自己情绪的状态下,才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犯错后的解释,才能有足够的理智去开导孩子。
四、对孩子的批评,就事论事
我们在大声斥责孩子的过程中,情绪会变得很常激动,于是常常借着孩子这次的错误长篇大论,甚至把孩子之前的旧账翻出来。
同样是批评孩子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一种方式是: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自己不知道自己这次成绩多差是吧?还有脸看电视是吧?
另一种方式是: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这是你自己之前许诺的,不让我要生气了。
相比之下,后面的方式让家长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客观、清晰、简洁。
五,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家长们,当你发现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
如果家长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