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

小舅子为了孩子们受更好的教育,在县城买了一套小房子,开学季前岳父母带着三孙子女从小山村搬来住下,小孩儿们也顺利的进入了理想的学校。

中秋临近,正是人月团圆的最佳时候,我一家也趁假期的空档来到了岳父母的新家里,新房里宽敞明亮,崭新的装修给人舒适的感觉,还有一个大几十平米的空中花园,孩子们晚饭后天气也凉快了在此嬉闹玩耍,好不幸福。

屋前的小花园

此地古时属于潮州八邑之一,建国后划归梅州管辖,在市井里潮州风格随处可见同样客家文化更是充斥于每条大街小巷的角落里。当地人甚至让我感觉到了有种两不像的感觉,原本说着客家话的人又夹杂着一些潮州人的风格,对着我这个外来人他们某些人还自诩自己是正宗客家人,其实对于“正宗客家人”这个称谓我是不敢苟同的,原因也简单,基本如今广东大地上的人都从北方而来。早期的百越土著大部分让秦始皇的部队给赶到西部或南部的大山里,远的甚至跑到东南亚一带,也难怪越南人会认为两广地区是他们的祖先曾经的国土领地。这个问题就有如在海外的山东人对着四川人说我们才是正宗的中国人似的。

早晨我徘徊在菜市场里,发现这里的食物也挺有意思尽显着明显两种文化交融的可爱。

牛肉,牛肉丸,猪肉丸,鱼饭……这是明显代表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而客家菜里的代表:酿豆腐,扣肉却在寻找不到踪影。更多的代表当地客家饮食文化除了各类的板(用米浆做成的各类糕点)外,还有一种当地特具当地特色的小吃-捆粄,有米磨成浆,薄薄的一层放在蒸屉上蒸熟,然后取下呈一块半透明状,再用其包裹着诸如:肉末,笋末,菜末,香菇末,各式各样,随食客的口味而添加,试过了别用一番滋味。

老街上

不得不提起另一种特具当地风格的特产,腌制品:咸菜,菜圃,乌榄,冬菜,我从不喜欢吃也从不会主动买诸如此类的腌制品,但在此地,每家每户餐桌上都难免不会没有此类菜肴,吃稀饭佐之是当地人世世代代的美味,尤其是缺衣少食的年代。

这种种的当地客家食物,仿佛都在向我述说一段段的先人奋斗史,遥想当年在中原的客家先民们遭遇了一些不得不另他们举家移民的无奈,他们举家举族,挑着小孩带着家什,不远千里迢迢从中原一步一步的翻山涉水经历了不知多少的荒山野岭,急流涌滩,终于在这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的地方停了下来,从此他们用带来的农具和技术在这开垦荒地,建屋筑寨,远离了曾经的安乐窝远离了政治的侵扰,战争的破害,在这世外桃源休养生息,开枝散叶直到如今。

早年华侨的房子吧

艰苦的岁月,物质的匮乏,这里的客家先民利用白米饭造就出了种种的美食,用丰收季节盈余的蔬菜加以食盐腌制成种种的美味以存储起以备日后食用,劳动人民的智慧在食物上尽数体现。

家国情怀,崇正忠义;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四海闯荡,落地生根;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谦敬好客,和合包容;民风纯朴,民俗多彩;信仰多元,虔诚务实,不管什么年代这都是客家人的一贯风格,更是值得我辈学习之楷模!

你可能感兴趣的:(客家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