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双减”之下,课堂至上

“双减”之下,课堂至上

文‖张爱敏



“双减”实施已达三月之久,纷纷扰扰,众说纷纭。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以为:无论是以前的“双基”教学,还是现在的“双减”政策,都是为了打造优质的教育,都离不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上周四听王荣生教授解读《语文课程论基础》,越听越汗颜。纵观新时代,作为语文教师,其教育教学能力及素养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依然存在这样那样问题。

首先,从课堂效益来看,少、慢、差、费依然存在。我们只寻思完成课堂任务,只求往前改进度,课堂“一刀切”。虽有因材施教的理念,却没分层教学的能力,无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无从布置个性化作业,无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心里想教的与实际想教大相径庭。

其次,从教师自身成长的客观环境来看,因毕业院校不一,学校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参差不齐。同时,某些学校给予老师的自主空间太少,易于陷入疲劳战,致使无效劳动泛滥。或者因待遇、地位、评价而导致某些老师对工作的懈怠。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专业性不强,专业意识不足。

因此,了解了现状,才能知己知彼,因势利导,查漏补缺。

一是做教师,教书,更要育人。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影响”与“改变”孩子,成为有信仰、有修养,有追求、有创新的接班人,从而做到思想蓬勃,精神妩媚。

二是做教师,课堂,必须站稳。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堂,提升课堂效益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这不仅涉及到课堂组织能力,课堂板书能力,课堂使用信息媒体的能力,课堂讲解能力,课堂引导启发的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而且还要充分考虑教学策略,以及探究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等的优势。

三是做教师,学生,必须读懂。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前提。读懂了人,才能真正实现面向人人,面向全体,面向个性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对教育。正确教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那么,作为教师,又该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发展呢?

一是天人合一,提升素养。唯有即读懂政策,精通业务,才能提升课堂执教的兴趣。如了解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明确课程标准及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精准指导学生预习、学习、复习,提升驾驭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

二是资源共享,智慧备课,事半功倍。但凡有大格局,大合作,大智慧者从来不制造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做到年组合作、教研组合作、学科教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发展共享。

三是以生为本,引领探究,和谐发展。作为教师,要始终兼顾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说,要始终让课堂教学焕发了应有的灵动、活力与生机,真正实现课前预习自主研修和谐、课上引领师生互动和谐、课中研讨小组互助和谐、破解疑难大组交流和谐、课后巩固课后服务和谐。

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呢?唯有读书、写作。

因此,当老师具有了专业意识、专业行动与专业精神,当课堂不再是“一言堂”,当教育越来越关注到“人”……如此这般,学校教育就有品质,孩子就会有好未来,国家和民族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言两语】“双减”之下,课堂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