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
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阵地,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最先接触的就是呵护她的家庭,从一张白纸到蓝图绘制,最先影响孩子的也是家庭,其次是学校和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始终是第一位的,重视孩子教育,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成长需要适合她的环境
每一个新生的孩子其实都好比是一颗小小的种子,父母赋予了她独特的基因,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粒一模一样的种子了,哪怕他们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可能一样,正如我们一样。
有的种子是一棵植物、有的种子是一朵花、有的种子是一棵树,种子与种子之间的差异是由基因赋予的,这个是生来就注定的,无法改变的,是客观存在,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所转移的。
一颗种子能否正常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取决于种子所处的环境,给予的温度和湿度,是否有阻碍其成长的石头挡住了等各种外界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有的种子无法发芽,有的种子因为石头的压迫而长歪了,有的种子因为生存条件适宜长得很好。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基因环节确定的基础上,给予适合其成长的环境,帮助和支持我们的孩子更好成长,构建起属于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不要为了你自认为的孩子未来幸福而牺牲了孩子当下的幸福
日常生活中见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家长对孩子说的那句“这都是为了你好”,可是孩子却可能感知不到,甚至厌烦和逆反,由此让很多家长伤心难过。
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只是要求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而没有花更多时间去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旦孩子理解了你希望她做的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之后,孩子自然就容易不需要外在推动,而是自发的完成这件事了。
然而孩子的理解力和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她们还未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以及看待这个世界的逻辑,这些都需要外部输入以及孩子自身的感触来不断获取和累积,由此就会出现一个投入产出不对等的情况,即当家长用我们自认为的方式和孩子说明原因时,孩子可能无法达到像我们一样理解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家长不试图解释而采用直接要求孩子照做的原因,因为孩子理解力相对较弱,解释太累了。
然后就是用着孩子不一定理解的方式让孩子做着她们不一定乐意的事情,以牺牲孩子当下幸福的方式试图换来孩子未来的幸福,然而未来又怎么会真的如你所愿换来孩子的幸福呢?这种认识可能只是作为父母当下的认知幻觉而已,而不一定是孩子长大以后获取幸福的必要方式。
这类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一旦升级就可能存在导致不可挽回后果的风险,很多类似的悲剧其实都可以避免,家长认为对孩子未来好的事情和孩子当下感知到的快乐完全可以实现统一。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你看我自己从小就是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的,现在不也好好的么,哪有你说的这么吓人。这或许就是幸存者视角了,类似于你购买了白色的车子由此会发现路上的白色车子最多,这个发现不一定是事实,仅仅因为你拥有了才更加关注而已。即因为你的过激行为没有导致意外,并不代表过激行为引发的意外不存在,而且这类悲剧对于任何个体而言都是一次性且不可逆的事件,发生的完整家庭都已消散在世间了。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完整的自我意识,孩子才是她人生的主角,是站在那个舞台中央的人,对着这个世界所展现的一切都是需要她亲自去实现的,我们可以做我们认为能够帮助到她的事情,但最终不能替代她去度过属于她的人生,我们只要做好我们的助力,就可以了。
帮助孩子更好成长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是把孩子当朋友。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看做我们的附属品,从力量、语言、权力等多方面居高临下的要求孩子做事,而是应该把自己也看做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把她当做朋友一样和孩子沟通交流,遇到事情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思路,然后用我们大人的经验去以孩子听得懂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升自我意识和认识,这样教导出来的孩子才更容易塑造成为一个大写的我。
二是教会孩子写日记。写日记可以说是一个孩子自我深度思考的真正启蒙,通过写日记的习惯养成,孩子可以学会与自己对话,以文字的形式将一天的感触、好的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通过文字的方式来与自我进行沟通,从而找到认知层面的答案,以指导之后的自己更好处理和应对生活的种种。
三是注重培养孩子兴趣。孩子和我们大人是一样的,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自然会全情投入去做这件事,过程的快乐、所能克服的困难,以及最终达成目标时的喜悦,才是最珍贵的收获。即便对于我们大人而言,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幼稚甚至可笑的,我们也应该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因为我们的自以为是打消了孩子的乐趣和探索欲。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多为孩子提供一些尝试不同新鲜事物的机会和条件,这样孩子就可以在更多元的体验和感触中,更好的找到自己的热爱,通过兴趣培养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所在,孩子的未来就会更容易生活的有方向感和价值感。
四是教会孩子为什么。当一件事情做着没有意义或者感知不到意义时,不用说孩子了,就连我们大人都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不想继续下去了,而如果我们能够明白所做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哪怕当下需要经历一些枯燥乏味甚至无聊,我们通常也能很好的应对并处之泰然,因为我们明白其中的奥义,我们对未来有憧憬和期望。比起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来,告诉她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往往更有价值,这是授之以渔的方式,只有懂得、明白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变成孩子自身的渴望和需要,才可能自觉,才可能从大人要孩子做转变为孩子自发去做。
五是培养孩子好习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再需要教育,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即如果我们通过引导孩子的一个行为养成,转化为其自身的习惯以后,就可以不用教育而实现孩子的自我成长了。教会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孩子就可以在没有老师的前提下,学会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实现不用教育的教育。教会孩子好习惯、教会孩子方法,在孩子一生的旅途中,都将可以受益于这样的习惯和方法。
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两个关注点
一是方式可以不同,理念需要一致。由于孩子较小时,自我认知还未完全形成、自制力也相对比较弱,父母通常会采用一严一慈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是孩子尚小阶段的必然需要,就像吃饭需要荤素搭配一样,严格是为了让孩子按要求去做,慈祥是为了避免孩子想不通走极端,两者相辅相成,通常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孩子的作用和效果。
然而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不同,但理念需要一致,即不宜因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而在孩子面前争执,各自表达各自不同的教育理念,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同时也会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争执而备受打击,这种孩子的无助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并可能由此引发孩子潜在的身心健康。
父母应该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达成理念上的一致,然后结合各自特点,以不同形式和方法来达成最终理念的落地,这样的方式是较为妥当的。
二是用好奖惩、规则与原则。在引导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时,我们通常用的方式可以归结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为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去做事,这也是生活中相对用得最多的方式,因为比较简单。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规则来引导孩子去做事,即遵守社会的规则、大众的行为准则去做事,比如你应该做个好孩子诸如此类的大众通常都比较认同的理念去行事。第三种方式是通过原则来做事,即这件事在相对客观的唯物主义层面是正确的,或者说基于人性是符合其原则的,比如利他通常会给我们带来愉悦等这样的方式去做事。
就引导孩子去长久和自主做事的效果而言,运用原则要好于运用规则,运用规则要好于运用奖惩,因为原则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唯有人性与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变。其次是遵循规则做事,即在当下社会的规则下做事,这个规则不一定是符合规律的,但在当下是符合社会认知的。最后才是奖惩,即做事的动力来源于奖励和惩罚,这种奖惩一旦消失,行为的动力也会随之消失。家长多运用原则、次之规则、最后是奖惩去教育孩子,那么孩子教育一定会事半功倍。
评价教育好不好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即通过教育来培养孩子将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育与实现,理应成为评价教育成效的最重要准则。
参考书目:
《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朱永新,青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