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生活——读书(三)

这本《城南旧事》是六月初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关于本书作者林海音,不能说“如雷贯耳”,却也早有耳闻。当时一块儿借来的,还有林微因的《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这本《城南旧事》事作者主要著作合订本。前半部分记录作者童年时代在北京经历的人和事,中间部分是几篇关于居住环境的变迁和几种老物件的回忆录,最后还有旅游札记和世界各国解说词。语言质朴,浅显易懂,却又能深深地抓住读者的心,不知不觉间,带领我们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

图片发自App

关于“城南旧事”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但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英子非常伤心,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便衣警察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因为失去了一个朋友。

再后面,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态度不对,英子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后来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女儿也被丈夫送给了一对没有儿女的骑三轮的夫妇,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了。

最后,英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英子因为爸爸的离开,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

通过这几件事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小女孩儿“英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交友、求学的成长过程。其中的许多场景,读来如临眼前,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秀贞、妞儿、宋妈、兰姨娘,还有活泼可爱的“小英子”以及她善良的妈妈。这些人物或颦或笑,无不牵引着读者的神经。读《城南旧事》,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一般亲切如故。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转而以写作者上世纪初在北京的几处住所和活动场景为主,其间描写了老北京诸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虽然作者不是北京人,却对北京情有独钟,直到晚年还在回忆北京,可见作者对北京爱得深沉!

因《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和《城南旧事》凑巧同时借来,斗胆作一下对比。民国才女林微因的诗歌散文,像一位贵族小姐,仙气飘飘,美得不可方物,但却距离我们寻常百姓有点儿远,给人以遥不可及的感觉。再看林海音的文章,从内容到文字,通俗易懂,写出了寻常大众“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记忆,给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及触感。

看完《城南旧事》,不用掩卷沉思,逝去的童年已在心头再现。甚至有一丝冲动,何不把自己的童年生活梳理梳理写出来呢?然而第二天就被懒惰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此艰巨的任务,还是交给同龄的作家们吧,我终究是个寻常百姓。

你可能感兴趣的:(暑假生活——读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