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细读

读一本书,就是读一种人生,读若干观点,读深邃的思想,诗意人生书中寻,让我们一起走进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潜在文本深处,精进语文人生。


这是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也是我一直在细读的名作,深耕细作是我们教师该有的专业能力,只是文本细读的能力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


这两年我热衷于文本解读,却苦于无法出新出深,大家都说孙绍振老师的文本解读是一绝,于是买来先生的书来品读,从上年启封,看到今天。每看一篇,便嗟叹不已,这样的功底修炼得当真不易,令人叹服。


本书分为七章


一、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境灵变幻


二、艺术家心灵奥秘的多维透视


三、崇高的三种趣味:情趣、谐趣和智趣


四、童心、童趣和心灵宝库


五、亲子之爱的诗意和卑微


六、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七、进去小说艺术的审美世界的程序


每一章节有一个固定的内核,每一篇文有一个奇妙而细心的切入点,让人觉得这个选点真好,可是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孙绍振先生曾经说过: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知识,我从中学生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讲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知识。


孙绍振先生做到了。


每次读孙绍振先生的文字,就忍不住敬佩并敬畏,我在读文本的时候也曾感慨万千,可是我为何就不能有这么新鲜的切口,我为何就不能把我感觉出来的东西写出来呢?我的文本解读能力怎么就那么弱呢?




站在高山面前,兴起的应该是攀登之意,而非匍匐在山脚下,无力行动。所以,我的文本解读能力就从细读绍振先生的文本开始。




要有鉴赏力,先要从学习母语开始,而学习母语,当然要学习字典语义,但字典语义是有限的,而词语在具体上下文中的用法、语义是无限的。


我们经常被诟病的便是,我们无法精准讲解的,都归结到语感上,仿佛语言能力很多时候是感觉方面的,无法用科学的方法理性解读。可是绍振老师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本解读能力就是你能够说出别人能感觉到,却无法精准说出的东西。


作为一个教师,不能仅凭语感去教学生语感,而要对语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要能够用理性的语言把不同种类的语感区分开来。这样的语言发人警醒,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而不能浑浑噩噩地教书,人云亦云地表述,我们需要教会学生们思考。当然,我们自己先要有深掘文本的能力,因为文本中藏着太多的密码,解开密码的过程就是我们靠近人生真相的旅途。


比如我们讲解文言文,文言文的每个词义是固定的,可是他有特定的语境,不同的语境会有不同的解读,所有处于困境的同学会觉得每个字都认识,一翻译就错误,这就提醒我们把词语放在文本之中,整体理解,仔细分析,甚至从词典语义和文本语义的矛盾切入,发现语义不通处,也许是柳暗花明地,发现我们的文本解读能力会用到整个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中。


由语言到结构,我们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发现语义的矛盾处,也能发现优秀文本谋篇布局的精妙之处,比如本书中解读刘基的《说虎》,提到了议论文章常用的体式,对于我们讲解分析议论文很有引领作用,也让我对我的作文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说虎》的结构是议论文章常有的体式,却经常被忽略。我们习惯讲解论点先行,材料论证,最后完美收官。我觉得这是我的学生最容易掌握的结构技巧,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写法很容易写得浅,如果观点错误,更是前功尽弃不成文。而《说虎》告诉我们另一种议论文写作范式:形成初步观点、分析初步观点、拓展初步论点。这种范式有利于我们把矛盾先引出来,提出问题,然后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议论文有层级有逻辑有深度,通过反复甚至反面阐释,观点得出时才更有力度。最后才深化主题,从虎与人的关系,步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领导的关系,这样的论证就实现了刘基这样一位政治家写这篇短文的真实目的。即:领导人即便很有本事,如果不能用人,而只会用自己有限的智力,那与虎无异。


这样的解读不仅帮助我们理清了本文的结构特点、论证范式,更是让我们学会思考,思考议论文如何写如何教,我们的学生才不至于一直在短、平、浅、空的论证中徘徊。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也绝不是让我们停留在单一的能力掌握,而是善于发现、能够迁移,最终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


从语言到结构,再到独特的审美感受,是我们从本书中获取的第三个能力。书中有分析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灵变幻、进入小说艺术的审美世界的程序,通过不同文体不同的审美感受,甚至这种感受需要不同的切入方式。都让我们学会沉浸到美好的文本之中,或诗意引领,或理性分析或心灵感悟,真正获取艺术享受,这也是语文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源于我们不同的审美力,带来的不同的审美感受。


而我们在解读本文的过程中,也是迁移不同、收获颇丰。


尊敬的一菲老师、亲爱的诗意语文家人们,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我们因为共同的追求而聚在一起,我们渴望成长为一名优秀而专业的语文老师,所以我给大家推荐这本大家都挺喜欢的书,因为它可以常读常新,常悟常得!再次感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作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