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说灵感

做事没效率?写作无状态?

没有头绪无从下手?

拖延?逃避?畏难?

我不听不听不听


灵感在何方?动力何在?

是痴痴地等待?还是期待那被从天而降的灵感击中后的天朗气清?

抑或是等待deadline将至的手忙脚乱?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让我再挨骂了

听听中科院的院士们说的灵感是如何炼成的吧。


一、集中持续思考的结果

      灵感不会从天而降,更不是他人的恩赐,而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集中持续思考的结果。

马在田(地球物理学家)

      要想有灵感。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银河补习班》邓超对儿子说的那样——一直想。那为什么一直想就会有灵感?

      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学习时,脑中的神经元就开始收发信息,彼此刺激,在动作电位到达终扣产生了神经递质的传递,此时,通过刺激,我们就对大脑进行了新的塑造。

神经元的传递


实验表明: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老鼠的大脑皮层的重量和厚度比生活在简单环境的老鼠要重要厚。而持续学习也会让改变我们的大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大脑的生物特征也会随之而变化,使得我们大脑越来越适应学习的强度和深度,总而言之一句话,学习会让大脑变得更加的灵敏,会让人更加聪明。

二、深思熟虑的爆发

      我认为人的思维由于深思熟虑会出现爆发现象,这就是灵感,但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灵感不仅仅属于艺术家,文学家也属于科学家,由于一个疙瘩解不开日日夜夜在想这个问题,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些新的思路是在梦中想出来的,醒来后赶快拿笔记下来,不记下来,这一瞬间的飘忽不定的思维会随着继续睡眠而忘却的,这种情况在我一生的科研生涯中有过好几次。

沈韫芬(原生动物学家)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学习过程中突触的连接确实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带入梦中。学习就是一个磨砺大脑的过程,会增加大脑的耐受性和敏感度,神经递质会随着学习过程当中不断释放增加,速度受体的敏感性也会增加,最终在深思熟虑中迎来爆发!

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就是在思索苯的结构中入梦,在梦中看到蛇首尾相连,于是乎,就惊醒,觉得可以用六边形来表示苯的结构。从此以后,苯分子便有了一种固定的权威的表述方法。

凯库勒

梦中场景激发灵感



三、通过交流迸发的倏忽急逝的火花

        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通过思想、知识交流迸发出火花,然后再抓住灵感,及时把倏忽急逝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并付诸实践,既不流于空想,也不止于怠惰。

         

张香桐(神经生理学家)

  思维的碰撞产生火花,聊天不仅仅是侃大山,而是互为激发互为灵感,当思维的火花星星点点,倏忽急逝,有时候就在一瞬间。而空想和怠惰是灵感杀手,你一不留神,他就转瞬即逝。许多音乐家床头都会放纸和笔,在梦中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惊醒后就赶紧写下来。贝多芬说:他创作的时候就是把脑海中浮现的音乐写下来。

我只是把上帝放在我脑中的音乐写出来而已

很多作家也会随身带录音笔或笔记本,随时随地记录写作灵感。

好点子有时候会不经意地冒出,这时候要做的就是赶紧写下来并付诸实践。

四、滚雪球般爆发

        一个问题提出后,往往不可能立即得到解决,尤其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创新性问题。我将一个个零星问题存放在头脑中,长时间不停地思忖,有时真的步入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痴迷境界。这些科学问题仿佛一个个散乱的珍珠,就像一个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因为我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问题。可突然有那么一瞬,这些三轮的珍珠变得有序起来,像是串了一条线般整齐而清晰可辨,灵感的爆发就在此时。这也反映出问题积累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陈颙(地球物理学家)


雪球滚起来!长时间地思考,那些散乱的珍珠终会汇成一串清晰的思路。四个院士对灵感的体会都是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记录总结,持续思考,积极记录。

对我们学习和工作而言,就是要不断动脑不断调动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去刺激我们的大脑,让它留下兴奋点,点和点之间互相串联,织成网络,这样调用知识时才会形成系统。

因此,找不到状态不可怕,平复情绪,仔细思考想办法,其实跨过那个槛后会发现,也没那么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院士说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