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打假反思

反思:我们的问题是什么?

在课堂打假里提到了6种假象,这些假象在我们的课堂中都存在过。为什么会这样?

1.课堂板演是为了展示,如果不展示,好像学生就没有学习,更不知道学习效果。而板演仅仅是少数人,少数人参与的课堂收获很少,不是真正学习的课堂。

2.一起回答问题声音大,好像学生都会了,其实是惯性回答,相当一部分人是滥竽充数,如果没有集体回答好像就是课堂气氛沉闷,被评课者诟病。有一次听课,我认为整体参与度很高了,但是一位外校老师却说课堂氛围不活跃。什么是活跃?集体回答“是”“不是”就是活跃吗?课堂气氛活跃不能用一个数字去做标准,小组讨论都参与就是活跃,活跃不是大声说话,活跃不是你争我抢,活跃是集体参与学习的人比较多,学生都在积极读写听说。这说明评价课堂标准也需要改变。

3.单个学生讲题,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单个优秀生给其他学生讲题,这种讲解方式确实锻炼了优生,但是他只是暂时代替了老师,下面听课的学生仍然有一部分没有真正参与。另一种是老师单独给某学生讲解,对象可能是班上的优等生、中等生甚或是后进生,不管给哪一类学生讲解,都是一对一,效果不错,但对象太少,整体收获就会较小。

4.优生参加试卷评讲课实际上是浪费时间,因为他们大部分都会了,教师如果大面积讲解,他们收获很少,吃不饱,很难达到优生更优秀的目标。某高中把前200名学生分成了四个培优班,但是三年之后仍然没有一个清北生,这就与教师讲解面对大部分学生有关。我们曾经实行的分层教学只是相对分层,只能大致分层,而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有人也提出实行分层作业,看上去有道理,傻乎乎的学生以为少做作业是捡便宜,但是家长不愿意了,为啥我孩子就做这点简单作业?我曾经尝试过“作业超市”,的确有少数学生就是为了应付,自育自学必须让学生知道他自己在干什么,学习是为了自己,不为父母,更不为老师。

5.听懂和学会不是一个概念。学生听课总是停留在“听懂了”的层面,而没有想怎样去学会。我理解的“学会”是: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做是最难的一步,也是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我们培养学生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听懂” 是站在学生角度,是被动接受,接了,但受了吗?受就是真正学会。“学会”是要经过学习者亲自学习真正会用熟练掌握。比如,学习比喻,自育自学课堂上,有些学生认识了比喻,有些学生知道运用比喻的作用,有的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些,还学会了使用比喻。这就是让优生更优,让良好变优秀,让后进变良好,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人人有收获。

6.教师“开荒勤奋”不等于“责任田”卖力。这句话很有意思,“开荒”是在自家田地之外又开出一片荒地用来种庄稼。“责任田”是分给个人的田地,责任人要努力经营田地,在有限的田地里收效更大。责任田都没有种好,还要去开荒,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有力气要用到刀刃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打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