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理想课堂的三重对话

【摘要与随感】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依据建构主义教育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

1.人与知识的对话

2.人与他者的对话

3.人与自己的对话



        人与知识的对话是个核心,但是我觉得后面两种对话更难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用高超的应对,在组织课堂教学,而且他还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老师对知识的理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能够抵达高度的最上限。也就是说老师理解的高度,也就是课程以及课堂所能够达到的高度。

        试想,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学生自身的理解程度始终是停留在浮浅的层次上的,所以想要提高课堂的水平,必须得老师首先能够认识到知识的内在魅力,并参与整个知识的重现过程。

        而且教师参与伟大事物之魅力的重现过程,还不能仅仅停留于促进有效学习这个角度来认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教师的教育生命身也是目的,而且不仅仅只是手段。

        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不仅是学生,也理所当然的,包括老师在内一个老师的生命不发光,一个老师的自身的魅力不能展现,那么她不仅没有给学生追求真理,做出应有的榜样,而且更为遗憾的是她自己的生命也将安段中度过我也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面前,在学生中间,在讲台上,在教室里,老师的形象更应该是一个真诚的探索者和一个智慧的求知者。

        老师应该有把握把学生带上一个,至少他领略过的理想境界。如果这个老师自身的境界和素质不高的话,那么学生的境界就令人堪忧。

        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智识之识的深刻共鸣的同时,也实现着人与人之间,自我之间的深刻共鸣的三重对话。

      课堂的教学不仅要实现知识的复活,也要实现人的复活——学生与教师生命(灵魂)的复活。

      再此基础之上,我想,我们要永远掌握“学习致用”这个道理,而且要更好地落实和实践它。那就是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课堂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课堂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其实我今天读到这里,虽然内心有了一点随感,但是我认为仍然只存在认知理解的层面上,而这个顿悟的到真正做出来的蜕变过程,可以说一个漫长的甚至刻苦的修炼的过程!

      那么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修炼的过程中,在通往课堂理想境界的路上,我愿意做那个虔诚的苦行僧!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