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做什么?这里告诉你,孩子必做十件事!


暑假即将到来,每个孩子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的暑假要如何度过

但是,当我们回想孩子过往的每一个长假时,总是感觉惊人的相似。


每次都感觉时间匆匆来过,孩子不是在家里打游戏玩手机,就是和朋友出去玩,作业都是每次假期最后时光,疯狂熬夜补上。


家长每次想趁着这个假期让孩子学些什么、做些什么,都没有达成。


而孩子在即将开学的前夜也会特别痛苦和懊悔,觉得这个假期过得太快了,自己还有好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去做,没有充分地享受。


那么,如何让孩子的暑假过得既有趣又有意义呢?


我们需要在孩子开启暑假之初,做一个暑期安排,提前设计规划好暑假如何度过。


那有些家长就有疑问,“明明每次放假,我也给孩子制定了规划,可是孩子为什么总是很难执行?”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家长为孩子安排的计划,而并不是处于孩子的意愿。那这些活动可能很多都和学习相关、或者是父母想要让孩子做的事情,那孩子就会有极强的被push的感觉,天然地就想反抗父母。


最后导致计划执行不下去,家里关系也变得针锋相对。


提前做假期规划没有问题,但是需要父母与孩子一起沟通探讨,一起大开脑洞,把想做的所有事情进行罗列,根据情况和时间进行筛选和安排,最后达到一个父母与孩子能够共同接受的暑假计划。


这里也为你和孩子提供一份假期安排清单。



01 体验乡村生活


乌申斯基说过:“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


现在好多孩子生活在城市中,每天面对着高楼大厦,接触着电子产品,无形中被城市的喧嚣影响着。


很多孩子没有去过乡村,没有真实地去感受自然中的鸟声、虫鸣、风声、水声,没有见过沉甸甸的麦穗、没有见过满山的牛羊、没有在稻田中奔跑。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把人类智能表现分为八种智能,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能力,是孩子众多智能表现中重要的一环,也是非常值得被开发的一项潜能。


因此,趁着这个暑假,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体验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一下“变形记”,去种种玉米、摘摘蔬果、放放牛羊、感受着新下鸡蛋的温度,闻闻乡村铁锅做出的饭香,仰头看看满天的星辰,感受着自然的无穷魅力。


在感受到这一餐一粟的不易,孩子更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02 发展一项兴趣


当孩子满怀期待地步入大学生活,在无数社团招新、各种晚会活动扑面而来时,孩子发现自己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


同学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而孩子只能默默地在旁聆听,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很难受、很孤独的一件事。


那些拥有兴趣特长的孩子会在群体中表现得更加从容、自信,能够更快速的与人建立关联,更快融入集体生活。


拥有一项兴趣特长不仅能够让孩子在大学期间自信满满、甚至在职场中也能脱颖而出。而且,当孩子心情苦恼时,这也是一项发泄情绪的重要途径。


趁着这个暑假,帮助孩子找到一项他感兴趣的特长,找专业的老师带领孩子走入兴趣的领域,感受其中的美妙。



03 学会做饭


教育部规定,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要求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


很多家长疑惑,孩子作业已经这么多了,为什么还要增加这些课程?做饭能对孩子带来什么帮助?


其实厨房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最简单的生活技能,蕴藏着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日本一位妈妈千惠,在女儿小花四岁的时候,癌细胞扩散,生命进入了倒计时。病魔袭来,千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年幼的小花,如果她离开人世,她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千惠想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给小花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于是千惠决定教小花做饭,“即使我不在了,她也学到了能独自生活的本领。”



煮汤、切豆腐、加调料,千惠教给女儿的第一样食物,就是味增汤,简单却又温暖。


她告诉还小却已经很懂事的女儿:“阿花,做饭这件事与生活息息相关,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做家务。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都能活下去。”


千惠走后,丈夫日渐消瘦郁郁寡欢。不到5岁的阿花站在凳子上做出来的糙米饭和味增汤,却成了父女俩的救赎。


做饭,不仅能抚慰自己,还能照亮他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教给孩子学会做饭,学会好好照顾自己。




04 带孩子外出旅行


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日子里周而复始,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遇见同样的几个人、吃着习惯的食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们需要一场旅行,为生活填一些色彩,也需要一场旅行,带领孩子感受世界之辽阔,去一起遇见新鲜的人,新鲜的事,一起克服旅行中的种种困难,丰盈孩子的内心。


三毛说:“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


因此,和孩子一起去记录旅行的过程,将我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受到的所有,用文字去记录、用视频去承载,将我们到过的每一个地方,可以为它制作一份导游图册,为这个地方增添新的视角,也可以为它制作一个VLOG,让远方的朋友一起欣赏这美景。


和孩子一起用脚去丈量世界,用眼睛去看世界。





05 学习


我们都说要“劳逸结合”,如果假期所有的时光都让孩子在尽情体验,那孩子原本养成的学习习惯也容易因为时间而消退。而且这个长假也正好是孩子去补足之前薄弱科目的一个良好契机。


孩子们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好好的对期末试卷做一个整体复盘分析,看看自己的错题原因,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不足,制定好复习计划,把之前学习上欠的债补齐,把知识的漏洞填满,让自己以新的状态去迎接新学期。



很多家长都会有疑问,孩子是否要在假期期间,提前学习下个学期的内容呢?


这还是得取决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孩子上个学期的内容都还没有完全解决掉,还是需要先巩固好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


而有的孩子学有余力,想要提前学习了解,那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花费太多时间过度预习,这样反而让孩子以为自己都提前学会了,在上课时不能专注听讲。


好的预习,是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让预习成为高效听课的助力。



06 做一天家里的小管家


家长可以选择在暑假的某一周或者某几天时间,把财务权利(限额的)暂时交给孩子,让孩子在这几天管理一家人的费用支出。


比如,买菜、买衣服、买零食、坐车、甚至手机充值费用都要记录在账,最后做一个全家人的消费明细账。


并且还让孩子分析一下哪些东西是必须要买的,哪些是没必要买的,花在哪些方面的费用多,哪些方面的费用少。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做好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防止孩子酿成大错。


通过让孩子做家里的管家,一方面能够让孩子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观念,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父母赚钱的不易。





07 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天文馆


动画片《小猪佩奇》中,有一集讲的是《博物馆》的故事。

猪爸爸猪妈妈带着小猪佩奇和乔治一起去参观博物馆。


佩奇问:“什么是博物馆?”

猪爸爸说:“博物馆是存放许多古老有趣东西的地方,比如说有真恐龙。”

猪妈妈说:“博物馆里有很久以前皇帝和皇后的东西。”


当佩奇和乔治带着满满的好奇,分别参观皇后的衣服、宝座、裙子和皇冠,还有放有真恐龙骨架的房间,在穿越时空和感受历史变迁的过程里,它们内心的一颗叫做“梦想”和“希望”的种子,也一并点燃了。




因此


带着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吧,去真正的“触摸”和“感受”历史,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感受到时间和文化的力量;


带着孩子去参观美术馆吧,让孩子们接受美育教育,与物理距离遥远的创作者们实现心灵上的深度交流;


带着孩子去参观天文馆吧,去感受自然星空、天象变幻,一起探索浩瀚宇宙!



08 和孩子一起阅读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要在路上。


去旅行,这是身体的在路上,可以拓宽人的眼界;读书,这是灵魂的在路上,让心智成长。



最近,活跃在我们眼中的一个人——董宇辉,一个直播间的读书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的价值。


在他的直播间里没有粗陋喧闹的喊麦,而是焕然一新的知识科普,甚至还有“双语”直播。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张口就来的东西取决于你读的书”。


树上的樱桃望过去就像漫天星河;是风的味道、是盐的味道、是大自然的魔法和时光腌制而成;美好就如山泉、就如明月、就如穿过峡谷的风、就如仲夏夜的梦……


董宇辉用上面三句话分别推荐了樱桃、火腿和牛排。


网友们喜欢在直播间买完大米之后,还能听听董老师聊聊杜甫、苏东坡,聊聊苏格拉底、莎士比亚,聊聊大流感或者一起想象阿拉斯加的鳕鱼,到底是不是正跃出水面……


所以,家长朋友们带着孩子一起去书中畅想,让孩子也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09 和孩子每周看一场电影


一部电影就是一个小世界的浓缩,可以打开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体会不同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并启蒙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为电影是关于视听的艺术形式,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孩子会很容易被带入到故事中,在内心深处形成感情的共鸣。


一部好的电影,它可能触动灵魂,让人们在主角身上学习到生活的勇气、不畏挫折和困难的韧性,体悟到人生的价值。



家长可以寻找那些真正能够伴随孩子成长、真正能够走进孩子生命的好电影。那些涉及到合作、正义、善良、勇敢等主题,这些都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命题。


另外,每月我们都会更新一篇电影影评文章,家长、孩子们可以和我们一起观看、一起讨论。



10 带孩子一起运动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是基石。没有强健的体魄,德与智便成了镜花水月。


我们很多孩子骨生长质量差、力量耐力不足、肥胖近视高发……这些都是因为孩子长期不运动导致。


实验证明运动能改变儿童。体质好的儿童在识别视觉刺激方面比喜欢久坐的儿童要快得多,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而且喜欢运动的孩子也较少有抑郁、焦虑情绪。研究显示,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60分钟,对心理健康受益最大。


像清华大学的体育教育闻名于全国,“无体育不清华”。


清华大学阳光长跑每周至少3次;新生军训20天;规定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清华大学的这些规定都是强制性的,但正是这些强制性体育,明显改善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因此,家长朋友们,我们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而假期就是带孩子运动的最好时机,和孩子一起运动起来吧!



假期,是孩子休息整顿的时间,也是孩子充实体验的时间,更是需要家长一起陪伴成长的时间!在假期里,和孩子一起完成打卡之旅吧!


THE END


关于我们

仁能达·优学生涯团队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调节机制,提升初高中学生学习动力和效能,最终带来学生成绩的整体提升。独立研发的学业潜能评估测评系统被全国上百所中学使用,帮助了上万名中学生有效提升了学业成绩。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暑假做什么?这里告诉你,孩子必做十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