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话之一

送旧年、迎新年是岁末年初人们生活中的大事,在送走旧年的同时,人们积极地为迎新年做准备,清扫房屋,置办年货,在门上贴对联、门神像等。大年除夕全家团聚守岁迎岁。午夜交子时,或五更时,民间有迎接新年的习俗。过去午夜前半小时重新打扫家里,然后家中各屋熏过“醋碳”以迎接众神。据说夜半时分在无人迹的绝顶还能听到路过的仙人言说来年的风霜雨雪。

    年关时节,人们理应把时间还给现实世界里的忙忙碌碌,朋友圈里的更新速度自然放缓。代之以:写春联、贴福字、点花灯、放花炮、打扫房间、备年货、准备除夕晚乃至三天年里合家团聚的年夜饭。从前过年时诸多的禁忌和仪式也随时光的流逝而冲淡,复制粘贴的祝福和挂在门口打印的出自流水线的对联仅成为摆设而已,但那份旷远的年味还是会若隐若现。

我们为什么几千年保持同样的“年味”?我们为什么能传承春节里这些仪式感?冯骥才先生的话或许是一种真实的领悟:因为“民俗是一种亲和又美好的生活文化和生活情感。它是一种朴素的仪式,由衷地发自于内心”。所以真正的年味是藏在人们内心的,是过往岁月的积淀和升华,是一年又一年里时光流逝的内心独特体验。

古代“年”和“岁”皆为凶兽,故有放爆竹、“压祟”的传统。细思之,年岁确为人生的“凶兽”。“年与时驰、岁与日去”就是这年岁使人逐渐老去,年岁的来往里消磨了肉体和灵魂。想想小时候,再看今天中年的我们,深受年、岁之害。有时候连个磕头的地方都没,此情何以为堪。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