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教授之读经教育百问千答八十五

       

        第八十五问:刚才说对孩子进行赏识的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就是不张口读经,怎么办?

        答:刚才我说你遇到问题怎么办,就是不管他,再教下去,那个问题不解自解,你一直想在这问题上执着,一直想要解决它,而耽误了读经,这个问题永远还在那里。

        (主持人:看来这个家长也做了这个努力,就是说孩子怎么也不开口。)

        那没有太大关系,假如是胎儿或未满一周岁的孩子,他真的是不能开口说话。一般的孩子在两三岁后就会说话了,而且很喜欢说话。如果他读经时不开口,那无所谓,他只要一直听一直听,在他内心里其实一直在“开口”。不要只注意他表面上的口,我们心灵中也有口。语言是思想的外显,只要他思想在那里转,总有一天他就会开口的,他一开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三四岁以下的孩子读经,最重要的是听。幼儿不开口,是时候未到,不是没兴趣。

        顺便说一下兴趣问题,一般的教育理论不明白儿童心理,也不信任人性。有的读经老师先在心里预设孩子一定没有兴趣读经的,所以要想办法引发他的兴趣,而引发孩子兴趣的方法就是适合孩子的习惯。孩子的习惯是什么?玩!所以就用“游戏教学法”鼓舞孩子。唱唱跳跳、拍手、跺脚、敲木鱼、打响板、接龙、奖品等等。如果一个老师缺乏信心,暂时这样做也可以的,但是如果长久这样做,就耽误了,因为人类本性不是如  此。

        所以我们提倡老实读经,就是只管读。我们对人性有信心,只要他读熟会背了,他就有成就感。更进一步,我们相信一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光明的、坦荡的、好学的,假如能够给它充实饱满的学习,他将感到深度的满足,这种满足或许不能用“快乐”形容,乃是一种“幸福”。读经教学的最高教学艺术,就是要开启孩子的幸福感,越读越有稳重、凝定、广大、光辉的“气象”。你不要认为孩子这么小,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境界。老子不是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吗?婴儿是有道的,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孩子内在是有圣人之德的,你为什么把儿童当猴子来耍呢?

        我们要相信生命。生命是无穷的深奥,有无穷的秘密,我们只要诚恳的、积极的、愉悦地面对他,他将让你有出乎意表的喜悦和收获。读经就是天地之性的开发,让一个人在三五岁时就有一种不知其然的高远的理想和志气在他心中盘旋。不要认为孩子就是好动的、好玩的,只是喜欢奖品的,要知道孩子同时也是喜欢稳定的,愿意学习的,你越那么想他就越表现那样子,你越认为他只是一只猴子,他越表现得像一只猴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财贵教授之读经教育百问千答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