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要不要去打听学生情况?



        开学了,很多老师接到了新的班级,大部分人会迫不及待地向原来的老师、班主任打听孩子们的情况。往往最先听到的是这个班上谁最调皮,谁有学习困难,谁的家长比较难沟通,于是老师们便在一声叹息中开始了新学期的征程。诚然,提前了解学生状况是有利于新学期工作的开展的。但是我觉得,去向别人打听不如自己擦亮眼睛,用心去观察,这样既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也不会先入为主地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们。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就像玩游戏一样,会收获一个个闯关成功的惊喜。

        曾经有一个学期,刚刚宣布完新学期的课务分工,就有同事对我说:“运气不错啊,你的这个班,上学期期末有两个家长打到校长室去了。”我一听,当然是大吃一惊,毕竟闹到校长那里去的家长并不多,“打到”校长室的就更少了吧?我没有问这两个孩子是谁,而是岔开了话题,因为既然事情已经过去,并且与我无关,就犯不着再“秋后算账”了。

      报名那天,我给孩子们安排好座位后,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找我:“老师,我以前都是一个人坐的,这一次你怎么给我安排了一个同桌啊?”他白白净净的,圆乎乎的脸蛋上一双眼睛机灵又狡黠地看着我。“有同桌不好吗?”我很奇怪地问他。“好,当然好啦——”他拖着长腔跑开了,回到座位后竟然一边整理课本一边哼起小曲来。而他旁边的女孩呢,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把女孩找过来,问她是不是不太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同桌。小姑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师,没关系。”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女孩是班长,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孩子,班上所有同学都很喜欢她。而那个小男孩,能得到这样一个同桌大概是喜不自胜的。

开学没几天,我就领略到了小男孩的威力,他不仅喜欢和男生打架,还喜欢欺负女生,有时候还敢冲老师发火。不过,他对班长同桌倒是很客气,整天跟在小姑娘后面喜滋滋地跑。班长呢,当小男孩犯了错误后就会主动来找我,温温柔柔地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在班长面前,小男孩就是一只温顺的小猫。每当他犯了什么错误,我最厉害的“杀手锏”就是——你还想和班长做同桌吗?此言一出,小家伙立刻乖了许多。

        有一次在食堂吃完饭回教室的路上,我把没吃的一个桔子顺手塞给了小男孩,因为他调皮总是排在队伍的最后面。拿到桔子的他立刻做出非常夸张的表情,嘴巴咧到耳根,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哇,老师你真好,还从来没有哪个老师给过我好吃的呢!”他是真开心,高高地举起小桔子,雄赳赳地走进了教室。放学后不久,我突然收到了小男孩母亲的一条微信:“老师,儿子今天回来可开心了,拿着桔子舍不得吃,不停地说这是老师给我的。”随即,她还发了一张照片给我,照片上孩子拿着桔子冲我龇牙咧嘴地笑着。奇怪的是,孩子的母亲自此和我交流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言语中多了些许的温情,不再像以前一样生硬了。

        小男孩变得越来越喜欢找我聊天了。 从他口中我知道了他是家里的二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宠得不得了,所以导致了他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有点自私、蛮横、不计后果。不过,他特别喜欢看书,学期快要结束时得意地告诉我准备写书了,还承诺要让我做他的第一位读者。果然没过几天,他塞给我一本自己手绘的漫画,尽管只有四、五页,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完整,真的是一本“书”呢。我好好地夸了夸他,他充满信心地开始第二本“书”的创作。

        再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母亲就是两个打到校长室的家长之一。此时,我非常庆幸自己没有提前知道这个情况,庆幸自己没有提前给他贴上“难管教”的标签,庆幸自己能够一步一步走进孩子心中。

        教育,本来就是一件需要智慧和耐心的事。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老师其实收获得更多。而这些获得,必须自己一点点去发现、去积累,然后为己所用,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催化剂。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学了,要不要去打听学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