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3-6岁孩子度过敏感期 》读书摘录

尤其是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当他们提出什么要求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主动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尽量满足那些合理的或是非原则性的需求;对于那些我们不能满足的原则性的要求,也要善于理解孩子,用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的方法来平息孩子内心的痛苦。

再比如,妈妈规定9点钟之前必须上床睡觉,如果在一周内违反两次的话,就减少一次去“淘气城堡”的机会;而假如一周内每天都是9点钟之前睡觉的话,那么就可以邀请一个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一次。当然,孩子年龄毕竟还小,一开始遵守规矩并没有那么自觉,妈妈在浩浩即将违反规定或者刚刚违反规定时都会事先提醒他。浩浩为了得到奖励,往往会很快改正错误,时间长了,浩浩养成了习惯,要妈妈提醒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而遵守规矩也越来越自觉了。如果只使用惩罚,无异于使用暴力让孩子屈服,就像蒙迪所反对的暴力驯马一样;而假如只使用奖励,孩子就只能尝到遵守规矩的甜头,却无法了解违反规矩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两种手段一起使用,孩子才更能明白自己应该选择哪一种。

奖励,是给孩子肯定;惩罚,是让孩子敬畏。当然,我们更希望的是孩子能越来越多地得到奖励,越来越少地受到惩罚。

几乎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这么一个小“破坏王”:玩具拆开、闹钟拆掉、抽屉里的东西全部翻一遍,就连凳子上的小螺丝也不放过,要拧下来看一看……爸爸妈妈十分头疼,于是便喝令孩子不许再“搞破坏”。殊不知,这一喝令虽然保全了家中的“财物”,却葬送了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学习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一个因为孩子拆掉金表而大发雷霆的母亲说:与其把孩子暴打一顿,不如把金表送到表行,请师傅修,让孩子在一旁看,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要想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不要给孩子强加学习任务,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给孩子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大人在对孩子某种好的行为进行奖励或者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时,应该首选精神奖励。3~6岁的孩子其实对物质并没有过多的需求,相反,来自父母的爱和肯定才是他们最需要的。每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父母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看着孩子的眼睛,夸赞他们;或者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轻轻的亲吻,这些都可以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进一步保持和优化这种行为。

所谓敏感期,就是孩子表现出对某一事物狂热迷恋的一个阶段。正是因为这种迷恋,才导致孩子对迷恋对象的专注,因此这一时期才正是培养孩子专注力最好的阶段。当孩子对迷恋对象的兴趣过去后,或者某种行为已经能熟练掌握,就会出现另一个敏感期。所以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他们专心致志于某一事物或行为的好习惯。

看到这样的家长,我常常会想到一个词:因噎废食。如果只是为了未知的危险而将孩子的手脚束缚住,那么不如把孩子养在温室里,因为这世界本来就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防范危险,教育孩子在危险发生后应该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地去限制孩子。比如玩沙玩水,我们只要教育孩子玩完后洗手、洗澡、换衣服,那么细菌就会大大减少。而沙子进入眼中,应该立刻用清水冲洗,而不能用手揉眼睛,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又让他们懂得了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我们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要记住,敏感期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是在学习,而对他们来说,学习的过程往往比学习的结果更加重要。

3~6岁的孩子由于正处在细微事物的敏感期,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有大人意想不到的角度。但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的时候只是看一眼就匆匆过去了。要形成印象,要使孩子静下心认真观察,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目标。让他在观察之前有一个概念:我要去看什么?我看到的有什么?能否回答爸爸妈妈的提问?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孩子就不会走马观花,就会专注于被观察对象。这样,孩子的专注力就能进一步加强,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帮3-6岁孩子度过敏感期 》读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