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方艺术史》读后感 上

   在我看的上本书《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里面有段话,是这么写“顶级艺术家思考的问题常常和哲学家一样,都是一些形而上的终极问题。只不过艺术家不用理性探索,而是想通过艺术作品让别人和自己感同身受。但他们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苦闷呢?但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家陷于永远无法挣脱的苦闷,而他们又非要倚仗自己过人的天才全力挣扎,所以他们的作品才能深深打动我们。所以世界上才有艺术这东西。”

    看了这段话,我不禁思考:哲学与艺术两者之前的关系?让我萌生了艺术的了解。

   意公子的《大话西方艺术史》说道:自人类文明诞生那一刻起,艺术也就跟着出现了,并且随着人类历史逐渐发展。同时艺术的发展与哲学、科学、甚至宗教的发展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西方的艺术可以说是源于希腊:从一开始“画神”,后来觉醒了“画人”,再后来“画世界”;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艺术家们讨论“怎么画”,最后是“艺术来自生活”。西方艺术史就是从为宗教服务、思考于哲学,最后回到人的内心情感和日常生活的过程。

一、西方艺术的起源:

    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就像是种子,它们生根发芽,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结出的果实就是西方社会的文学和艺术,这段时期西方艺术作品大都取材于神话和圣经,神话无非就是:“神的起源、王位争夺、宙斯的情史”三个部分,而《圣经》就是一个“人与神(即上帝)不断约定”的故事,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都是与之相关,如《亚当与夏娃》、《创造亚当》、《维纳斯的诞生》等;



二、中世纪时期的艺术:

    中世纪始于公元476年。当时最大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被一分为二,这使整个西欧彻底陷入混乱,人们原本相信统治者能带给他们安宁和富足,最后却发现这只是一个奢望。在现实中找不到任何寄托的时候,人类就会迫切地需要信仰。在基督教中,你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能得到救赎,哪怕生前痛苦,死后也会有机会升入天堂,甚至获得灵魂的永生。这让已经对生活无所期盼的人纷纷投向基督教的怀抱,而教会的权力就在这时,凌驾于所有权力之上。在中世纪,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为宗教服务,传播教义。中世纪最有名的作品,叫《面包和鱼的奇迹》。


    在这幅画中,人物样貌相同,表情和动作都很呆板,和古埃及的绘画一样扁平而程式化。按道理说,中世纪在古希腊之后,作品应该更为生动,怎么反而退化了呢?

    究其根源,在中世纪,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传播教义。在基督教教义中有一条规定:禁止偶像崇拜。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你可以感受到他,但是你窥探不了他,所以不允许把神的形象画出来。

    既要用具体的形象宣传教义,又不允许在教义里出现逼真的画像。折中的办法就是把人物形象画得呆一点,重点是要让民众通过故事感受到神的伟大,而不是画作本身优秀与否。

三、文艺复兴的艺术:

   上述呆板这样的画法在中世纪延续了1000年之久,艺术似乎再也不会有所发展了。直到一位艺术家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局面。这个人就是乔托。文艺复兴时,乔托开创透视法,并让神具有了丰富的表情。《哀悼基督》是乔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让中世纪画中的人物第一次有了表情。在他看来,神和人是一样的,也有喜怒哀乐。从此,他把注意力从神的威严感转移到了对画中人物的情感表达上。


  马萨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这些文艺复兴时期鼎鼎有名的艺术家无一不是乔托的追随者,他的“短缩法”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透视法”,他让艺术突破当时的宗教限制,转而关注人的情感与思想,自乔托起,西方绘画将目光重新投向人性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当宗教和神权的影响开始逐渐被削弱,人们的关注点从“神”回到了“人”身上,真实的情感得到了表达,美的作品才纷纷得以涌现。

   西方的文艺复兴其实有点像中国的春秋战国,在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雯尔。后人在评论“文艺复兴三杰”时说:“达·芬奇画出了人的神秘:


米开朗基罗雕刻出了人的强壮:


而拉斐尔画出了人的美丽。


    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的巅峰,在这个时期有无数的天才艺术家,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艺术创作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古希腊的灵动、古罗马的静穆、中世纪的呆板、文艺复兴的真实、巴洛克的华丽、洛可可的纤巧...艺术的魅力也许就是在于它的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吧。下篇文章我们再继续探索巴洛克时期的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话西方艺术史》读后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