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时间管理

讲几个故事:

1.公司小王负责前台工作,手头上总是很多事,我想公司事情最多的就是她了。又要管文件、又要接待、又要管后勤.....事情多的常常难以松口气。因为事情多,为防止遗漏事情,所以他的办公桌上贴满了便签,上面是各种待办事项及每天每个时间段该做的事,每天的日常工作也安排的井井有条很有规律。他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些工作。于是,他在这个岗位上呆了4年。他自己觉得很充实。

2.公司小张事情也不少,他也有一本本子,他专门用来记他的日程表。上面记录了各个项目的deadline,他按照项目的紧迫程度来做事。他也挺忙。

3.公司老刘是部门主管。他精神高度集中,做事风风火火,上厕所都要用跑的,吃饭恨不得用倒的。他也有一个记录工作日程表,他每周日都把下周要做的事写在了日程表上。精确到分钟。他事情完成得不错。只是下属常对他有怨言。只是三天两头常和家里闹矛盾。他有点焦虑。

4.公司老孙是经理。他从入职到升为经理也才1年时间。跟他一起进来的新人,很多还在同样的位置做同样的事。他也有记录事情的习惯,只是很少看他在写,只是偶尔拿起来看一看。他事情完成的非常好,和下属上司关系处的也很不错,升迁在即,家庭和睦。他春风得意。

《高效7》中将时间管理分成了4种

第一代时间管理,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经历。做完备忘录上的每一件事,会带给人成就感,但是却不一定符合人生的大目标。因此,他们所完成的只是必要而非重要的事。说实话,这是求得了自我安慰。

第二代时间管理,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第二代自制力强了,能够未雨绸缪,不随波逐流,但是对事情没有轻重缓急之分,他们很难有成就,总是被计划限制。

第三代是目前正流行、追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

第四代否认“时间管理”,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实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持续产出和产能的平衡上面。他在旧有基础上,开创新局面。以原则为中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急迫性;强调产出与产能齐头并进,着重重要不紧急的事的完成。

第四代管理方法七标准

只有一个目标,有效管理生活。这需要我们有完善的原则,对个人使命有明确的认知。

必须满足7个重要标准

1.和谐一致;个人理想与使命、角色与目标、工作重点和计划、欲望与自制之间,应和谐一致。

2.平衡功能;有助于生活平衡发展,提醒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免忽视健康、家庭、个人发展等重要的人生层面。

3.围绕中心;有效的方法是一星期以周期定制计划。一周7天,每天各有不同的优先目标,但基本上7天一体,相互呼应。如此安排,秘诀在于不按照日程表制定优先顺序,而就事情本身的重要性来安排行事。

4.以人为本;个人管理的重点在于人,不在于事。行事固然讲求效率,但以原则为中心的人更重视人际关系的得失。因此有效管理偶尔需要牺牲效率,迁就人的因素。

5.灵活变通;管理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视个人作风与需要而调整

6.便于携带;管理工具需要便于携带,随时可供参考修正。

7.懂得拒绝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