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讲到要提升我们的正气来抵御病毒的侵袭。之前就讲到的要避免吃太酸,要吃甘和淡的食物。今天就来详细聊一下吃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来抵抗病毒。
一.吃什么能提升“正气”?
1.补气的药食
药食同源的补气药: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甘草。
补气的食物:大枣、白扁豆、黄豆、大米、牛肉、鸡蛋。
黄芪是补正气必定会用到的中药。它能“固表”,就是加固人体的外防线,使病毒难以侵入。
2.健脾胃的药食
药食同源的健脾胃药:茯苓、陈皮、乌梅、鸡内金、赤小豆、芡实。
健脾胃的食物:莲子、荷叶、牛蒡、南瓜、各种杂粮。
脾胃之气是人体正气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有经验的医生,在给患者治病时,都会注意保护脾胃,慎用损伤胃气的药。
预防也是一样,尽量不要损伤胃气,要吃养脾胃的食物。
3.补阳气的药食
药食同源的补阳药:肉桂、小茴香等。
补阳的食物:香菜、香椿、韭菜、羊肉等。
各种辛香、温阳、理气的药食有助于升发阳气,阳气足了,病邪自然退散。
另外我特别不赞成过度使用清热解毒的药来抗病毒,比如板蓝根、双黄连这些寒凉药,治病用是很好的,但是没事的时候吃,苦寒伤阳气,人体正气都变弱了,怎么能防范病毒呢?
4.一定要吃的主食
主食是养脾胃和补气的。在疫情期,不要盲目节食,特别是不要少吃主食。
在补气的食物中,大米的力量很强大,米汤是“穷人的人参汤”。
治疗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服用后每次要喝大米汤半碗到一碗。这是来自医圣张仲景的妙法。在他的巨著《伤寒论》中,大米也是一味药,有七个药方用到它。
其他的粮食,也都各有其养脾胃和补益的功效。比如多吃各种杂粮,对于增强体质、提升正气是很重要的。
二.“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增强鼻子的抵抗力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巨细,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
——《黄帝内经》
很多人都知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却不知道《黄帝内经》的原文后面还有两句:“避其毒气,天牝从来。”
这一段黄帝和岐伯的对话,说明古人早就知道疫病是有传染性的,得病的人会有相似的症状。而正气充足(免疫力强)、注意避免病毒通过鼻子进入体内的人,就不会受感染。
“天牝”是什么呢?就是鼻子。《景岳全书》里说:“鼻为肺窍,又曰天牝。乃宗气之道,而实心肺之门户。”这说明鼻子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气道和门户。
鼻子里面的鼻黏膜,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它能产生抗体,对抗外来的病菌。
那如何避免“毒”从鼻入?古人教给我们三种方法:
闻香抗毒、隔离避毒、保持鼻孔洁净。
1.闻香抗毒
古人很善于以香防病,他们把芳香的中药点燃,在房间里熏香,用香料做成浴包洗浴,或者做成香包随身佩戴……用这些方法来避瘟疫。
中药的药香能化浊、化湿、抗病毒,还能刺激人体鼻黏膜产生抗体。现在我们也可以自制一些芳香辟瘟的中药香囊,中药香珠等随身携带。
2.隔离避毒
古人早就发现疫病会传染,需要“隔离”。
古代有专门隔离患者的场馆,称为“疠所”“六疾馆”,用来给传染患者居住。
而且古人对于隔离的时间要求也很严格。晋代的时候,哪位朝廷官员若是家族里有超过三人染病,那么,这个官员虽然身体没病,但百日内都不允许进宫上朝。
这说明古人也知道病毒感染人有潜伏期,即使不发病的人也能传播病毒,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开以下传染源——
• 已经患病的人:要注意有些病即使好转后,也可能还有传染性,比如新冠肺炎;另外,流感患者在一星期之内都可能有传染性,婴幼儿和体弱的人时间更长。
• 隐性感染的人:接触过患者的人,即使没有发病也可能携带病毒。
• 受感染的动物。
3.保持鼻孔洁净
在疫情期,大家会抢购口罩,而平时,却疏于对鼻子的防护。
鼻子是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关口。除了吸入飞沫,生活中常见的还有用手摸鼻子,导致病毒进入人体的情况。
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很多时候生病,是自找的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意思是四时不正之气都能伤人,需要适时地避开。
保持身体暖暖的,可以少得很多病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生病,都是自己找的,本来是可以不生病的。
很多年轻人,为什么总是在吹了风,受了寒之后,发热、咳嗽、感冒,往往就是因为少穿了一件衣服,或者吹了风,或者是在坐火车、坐飞机时,没有关掉旁边的通风口而受风、受寒生的病。
当我们受风、受寒时,身体的抵抗力就会大大降低,遇到病毒就更容易感染。
要穿多少才算暖呢?以不感觉热为标准。如果再加一件衣服就会有点发热,那么此时穿的才算够暖了。我们要保持自己的身体一直暖暖的,才不容易被病毒侵袭。
古人用智慧总结出来的经验,需要我们继续去深挖,传承。愿大家能用这些小知识,帮助自己和家人,度过这些比较特殊的时刻。
关注公号:康保母,获取更多养生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