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三阴经的离合与分布》

之前详细说了人体三阳经的离合与分布,这篇专门论述人体三阴经的离合与分布。

经接上文:“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本段说了三层意思。其一,“三阴”,指的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其二,“外者为阳,内者为阴”。即人体靠外侧的部位,它们为阳;因为靠外侧可以见到阳光,比如,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全是靠人体的外侧,都是可以见到阳光的,所以为阳。相反,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它们都在人体靠内侧的部位,不易见到阳光,所以为阴。其三,“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这里所谓“然则中为阴”,指的乃是人体的中身以下为阴,是太冲所属之部位(上半身为广明);“其冲在下”则是指在太冲这个部位的最下边,名为太阴,也就是阴中之阴。比如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穴;和前面一样,实际上,足太阴脾经是止于隐白穴的。

其次,经文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此处经文说的正是足少阴肾经,它刚好在足太阴脾经的后面,所以才有“太阴之后”一说;足少阴肾经的根,也就是井穴,从涌泉开始,所以被称之为,阴中之少阴。

第三,经曰“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这里“少阴之前”,指的是足厥阴肝经是位于足少阴肾经前面的(注,所有的前后方位,都是人面朝南,南面为前,北面为后。因此,在这个位置图上,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肾经相比更靠近南,所以说是少阴之前。)。而“足厥阴根起于大敦”,是指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为大敦穴;又由于足厥阴肝经夹于两条阴经(太阴、少阴)中间,且位于人体大腿的内侧,没有一点阳,是阴之绝阴,故被称之为绝阴。

至此岐伯总结“三阴之离合也”,曰:“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其意思是,“三阴”乃是指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其离合也同三阳经一样,是指开关枢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关于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即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亦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

最后经文说:“阴阳雩雩,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王冰注:“雩雩,言气之往来也”;而“气里形表”则是指气行于人体的内里,从而确定了外表的形体;“而为相成也”则是指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翻译过来整句意思是说,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体三阴经的离合与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