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葛尼斯《一生的呼召》坚立在责任之处

原文链接


《一生的呼召》

——发现并活出人生的天职

[美]葛尼斯(OsGuinness) 著

林以舜等 译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06。

---

正文约5000字;粗体本编标

本文编录杨原平。

---

11 坚立在责任之处

“人类”所有的精明都为了寻求一件事:能够不负责任地活着。

——克尔凯郭尔

P136

毕加索的创作天分在20世纪的艺术界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和女性之间,他可以说是个吃人怪物。他形容自己是“米诺达”(Minotaur,希腊神话中的人身牛头怪物),而“怪物”则是朋友形容他的字眼(例如雕刻家贾克梅第)。毕加索说:“我死时,会是一场船难,巨大的船沉没时,周围许多人会和它一起被吸下去。”

不幸的是,毕加索说得没错。当他于1973年以91岁高龄去世之后,与他最亲近的三个人自杀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杰奎琳、早年的情妇玛丽·黛莉丝,以及他的孙子帕力多)。还有几个人精神崩溃,包括他的第一任妻子欧嘉和他最著名的情妇玛尔。这种毁灭性力量在他早年时即显现出来。他的亲生母亲警告他的第一任妻子:“我不相信有哪个女人和我儿子在一起会快乐。他只为自己活,不为任何人活。”

在《与毕加索生活的日子》(Life with Picasso)一书中,比毕加索年轻40岁的吉洛(Francoise Gilot)回忆身为他第三任情妇的10年生活。她写道,他非常吸引人,“有时候似乎不在他的面前,就无法保持呼吸。”但是就如毕加索所说,他的世界里只有两种女人——“女神”和“踏脚垫”,而且迟早每个人都会从第一种沦落为第二种。(p137)玛尔(毕加索在结识吉洛之前的情妇)最后告诉他:“你一生中从来不曾爱任何人,你不明白如何爱人。”吉洛曾经说他是“恶魔”,结果毕加索用香烟烫她的脸颊,毕加索之所以停手,是因为他说:“我可能还想再看见你。”

P137

毕加索亲口对吉洛说:“每当我换妻子,应该把前任妻子埋了。那样,我就可以摆脱她们…杀死女人,就抹去她所代表的过去。”吉洛说,这是毕加索的“蓝胡子情结”,而且这必然和他的无神主义息息相关。毕加索是尼采的铁杆追随者,他主张上帝已死,曾经有人听到他喃喃地说:“我是上帝,我是上帝。”在毕加索创作的真空期里,仅余的力量是恶魔般的驱力,让他继续创作艺术,并影响众人。

不可否认的,毕加索不但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依然是一个依照上帝的形像所造的人。尽管他具毁灭性,但他仍然表现出对另一个方向的渴望。有个令吉洛大为吃惊、印象深刻的矛盾例子。他们在一起三年后的某一天,在法国南部的安提布,毕加索突然带着吉洛前往一间小教堂,带她走到前面的一个黑暗角落。

“你要在这里发誓,你会永远爱我。”毕加索说。

“如果我想要跟着你,”吉洛震惊地回答道:“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誓,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

“我想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好。”他说。

“这里或别的地方都一样。”她回答。

“不!不!”毕加索说。“呃,对,当然,确实都一样。但是,这就是那一类的事,你怎么知道。也许教会的这些东西是有一点古怪,它也许可以让整件事情更加确定一点。谁知道呢?”

P138

毕加索的这件事进一步凸显出呼召的重要性:就现代人寻找道德责任的基础,以及对伦理标准的认识而言,呼召的概念极为重要。

今日西方世界充斥着关于道德危机的著作,以及呼求更大的责任感来医治这个现状的虔诚呼吁。对宗教人士和保守人士而言,此二者关系密切——道德责任是道德危机的答案。持怀疑论的人则认为并没有真正的道德危机,有的只是在宗教无足轻重的世俗社会中的新挑战,而责任感则是讨论道德,却不涉及宗教的可行方法。(p139)对于其他世俗学者而言,现代道德的危机确实存在,伦理已经崩溃成“缺乏道德基础的道德”,但是他们认为,能够拯救我们的是责任感。有“道德”并不表示“善良”,而是人如同作者或演员一样,运用其自由及责任,做善恶的选择。

P139

现代有许多关于责任感的呼声。从1948年普世教协(World Councilof Churches)提出“负责任的社会”的口号,到1994年美国共和党在“与美国立约”(Contract with America)活动中的“个人责任法案”皆是。若是没有这个全方位、高标准的词(责任),就不能完整地讨论道德。在伦理上,“责任感”等同于“善良”;在人群间则代表“好人”;在企业界中代表“专业”;在《纽约时报》的社论中,则代表“合理”和“可靠”。显然给罪犯、社会救济滥用者、未婚妈妈、不尽责的父亲、青少年以及总统候选人的共享解药,就是更大的“责任感”。

令人好奇的是,很少人停下来问“为我们的责任负责”是什么意思,很少人会询问“责任感”是否能够担负起所有期待的责任。看起来是不行。首先,责任的概念具备“日落价值观”的特色,就像太阳一样,在日落之时色彩最为缤纷,最受欣赏。第二,它目前的显著地位是一种相当奇特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暂停加以检视。在19世纪之前,责任感被视为道德的基础,但是它本身并不被视为一种美德。只有传统的美德消失了,它才成为存留下来的少数美德之一。在每况愈下的道德中,责任感和宽容这类现代美德一起苟延残喘。第三,最重要的,责任感的概念已经与它的根源剥离。若没有根源,它必定也会凋零及死亡。现代的责任感和它的根源矛盾,因它完全是“为”(for)某人某事负责,而不是“向”(to)某人负责。

P140

换句话说,现代对于责任感的呼吁,在我们身上加了沉重的负担。我们被告知要为自己负责、为我们的人格负责、为我们的身体负责、为我们的未来负责、为我们的家庭负责、为我们的族群负责、为我们的环境负责、为我们的社会负责,以及为我们的星球负责。但是这些事看起来似乎永远没有希望,而且不公平。一方面,这些事务似乎一年比一年庞大、一年比一年复杂,越来越无法控制。另一方面,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是向谁负担这些重担。对现代、世俗、爱好自由的人而言,向上帝负责根本不列入考虑,而向社会负责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若我们觉得被压垮,便容易将责任完全抛开。没错,“不负责任”的指控是依据“责任”的标准。吊诡的是,没错,只有“坏人”才有“好良知”。但是,若我们被要求为太多事物负责,却不需要向任何人负责,责任本身就会瓦解。

因此,我们活在一个领袖为错误“负完全责任”的时代,而他们会严肃地宣称“责任到此为止”,却从来不曾因此辞职或承认任何罪过。实际上,负责任似乎和不负责任没有什么不同。那些在前一秒钟宣讲“负责任”的人,可能在下一秒即成了“牺牲者状态”。拒绝接受不可能担负的责任,和拒绝所有的责任,其实相距不远,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和这种悲凉状态相反,呼召的真理显然为责任感提供了确实的基础。“太初有道”(约翰福音1:1),甚至在每一个人生之始,都有道赐给我们。因此,每个人的生命核心都有一种关系上的感应,是聆听得到的。我们存在,就是听而且回应。我们负责任,是因为我们可以响应。(p141)在上帝创造之初所说的话和他审判我们的最后判语之间,我们都在回应上帝对我们所说的话。除了上帝之外,没有别的上帝。除了上帝的道之外,没有别的道。除了上帝的生活方式之外,没有别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我们的回应须由我们决定,没有人强迫我们回答“是”。事实上,正如克尔凯郭尔所坚称的:“‘人类’所有的精明都为了寻求一件事:能够不负责任地活着。

P141

因此,耶稣在教导之后补充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马太福音11:15)当然听见他说话的人都有耳朵;然而他们并没有都听进去。身负责任者,有一天我们都会被要求交账,即使不在今天。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所有策略都建立在一句格言上:“率先向世界说出第一句话的人,永远都是对的。”但是他错了,最后一句话才是最重要的话。虽然我们可以为我们的自由选择权争辩,但是无疑地,我们没有自由“不”选择。那些拒绝上帝第一句话的人,永远也无法逃避他的最后一句话。审判日那天,就是履行完责任归家安歇的那一天。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一次责任会停留在它当属的地方。

与此同时,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人,必须担负起这种对责任极富挑战性的看法。就本质而言,回应呼召就是迈向责任。责任是顺服的另一个名字。我们不像那些没有呼召者一样,我们没有轻率的沉默、尴尬的沉默,或极度的沉默等这一类的借口。因此,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我们要坚立在责任所在之处。我们的呼召就是我们的责任范围。但是我们不是对呼召负责;我们是对上帝负责,而我们的呼召则是履行这项责任。

P142

呼召的责任不能成为陈词滥调。克尔凯郭尔在谈到信仰对社会的重要性时说: “应该尽一切力量,让每一个人永远为自己生活的每一个小时负责,即使是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亦然,因为这就是基督教信仰。”今天我们必须在空洞的现代高调中,在可靠沉沦、借口高升的时代里,让责任成为真实。正如毕加索的故事所表达的,在我们默默无闻,或是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看得见我们时,要负起责任是很困难的。

事实上,许多传统的道德是讲究负责任的。做对事情的人和没有做错事情的人,往往表现出负责任的样子,因为他们知道别人正看着他们。他们的道德感是因为别人会看见而负责。当然,匿名负责任的状况也有出现。但是对大部分人而言,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邻里间有足够的凝聚力,彼此的关系也够亲密,行为便会获得检视。在小城镇里,邻里往往“好管闲事”,正如在城市里,默默无闻往往等同于“解放”。然而重点仍然不变,传统的道德与负责任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现代世界里,默默无闻的机会大大增加。海军上将尼尔森指出:“离开直布罗陀的时候,每个水手都是单身男子。”但是,令19世纪水手的妻子和情人背脊发凉的事情,现在也令所有关心对错的人觉得问题重重。现代生活大部分的处境就如“离开直布罗陀地方”一样。今天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有更多人在更多情况下,更不为人所知。从人的角度而言,我们是默默无闻且隐形的,因此,我们必须自动自发地向惟一的观众(上帝)负责,否则我们会屈从于不负责任。

哈维尔《狱中书简》中,他问道: “若我们搭乘无人售票的街车,独自坐在第二节车厢里(只有一个停靠站),显然不会有人发现我们没付车钱,(p142)为什么我们往往仍然会(虽然可能是在内心交战之后)投下车钱?为什么即使在显然没有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例如没有人知道,而且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们仍然会做好事?”

P143

哈维尔认为,答案不只是良心和教养的问题。我们是负责任的人类,而负责任表示“自我担保”,以及在生命背后的那股力量(无论是什么力量)面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责”。但是哈维尔仍然不确定,因为行为和他不一样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在遥远城市的饭店房间里,诱惑大于在家里?为什么比较多的人会在因特网上“发火”,却比较不会在办公室里失去冷静?现代生活中的两种方法一旅行和科技,将我们抽离面对面的世界,进入无位格性、隐形的世界。因此,在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才真正考验我们是否负责任。

《圣经·创世记》中约瑟和波提乏之妻的故事,就是以行动履行呼召的例子。约瑟的主人之妻要他与她同寝,此时完全没有人会看见(当时他没有父亲、没有兄弟、没有主人、没有同事目睹他的回应),但是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上帝呢?”(创世纪39:9)约瑟没有人的观众,但是他有一位观众就够了,且是惟一的观众。

朋霍费尔在他的著作《伦理学》(Ethics)中,简单地陈述同样的重点:“谁能坚立?只有那些最后的标准不是出于自己的理智、自己的原则、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自由,或自己的道德的人,这些人蒙召要在信心里活出顺服、负责任的行为,单单忠于神,准备舍弃以上这一切。这就是负责任的人,他努力用自己的一生来响应上帝的问话及呼召。这些负责任的人在哪里?”

P144

负责任的人在哪里?尼采《道德的谱系》(Genealogy of Morals)中,形容对人类责任的追寻是“繁衍能够负责任的动物的工作”。与情人发誓的毕加索、诗人哲学家哈维尔,以及无数可能的守约者都会同意此说。然而听见呼召的人则更进一步。我们这些意志薄弱的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守约,许下誓言的功效不及祈祷,如此,我们有何资格立下承诺?若是远离呼召,就没有响应,也没有责任。只有透过负责任,我们才获得能力(而不是获得资格),可以立下承诺,微微地与呼召背后的约相呼应。

你是否愿意坚立,成为一个负责的人、一个“试图用自己的一生,来响应上帝的问话及呼召”的人?聆听拿撒勒人耶稣的声音,响应他的呼召。

作者简介

葛尼斯Os Guinness,毕业于牛津大学,修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华盛顿“三一论坛”的资深院士。葛尼斯所带领的“三一论坛”,常邀请社会各界精英,一同研讨,来面对当代社会的各种公共议题。

---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

P15

我的家庭来自爱尔兰,但我一直把自己出生在中国视为一生的荣幸。我的祖父毕业于剑桥,1896年成为医疗宣教士来到北京,后来在开封建立了一所医院。他一生在那里服务,一次他治疗一个患伤寒的士兵,自身也不幸感染伤寒,死在河南,也葬在河南。我的母亲也是个医生,和我的父亲一同在河南服侍。我们一家经历了河南1943年可怕的大饥荒,这场大饥荒在三个月内夺去了500万人的生命,包括我的两个兄弟,他们也葬在河南。

我的家庭对中国人民充满了热爱,我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崇敬中国丰富的古代文化。在我的孩提时代,我们住在南京,并在1949年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因此当我每过几年回到中国,看到中国的进步,看到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超级力量,无比高兴。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的书《呼召》翻译成中文出版。我写了超过25本书,而这本《呼召》是最畅销的一本,已经被翻译成很多种语言。其畅销的原因,我相信是因为书中所谈的主题,是人类心灵的渴望,渴望从上苍那里得到召唤,带有目标和真诚来生活。

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都在充满激情地追寻目标和自我实现,(p16)但哪里能有真正的满足?本质上说,对印度教和佛教而言,他们的回应是,算了吧,忘掉这一切吧;他们说,通往自由的道路,是放弃和超脱,因此自由不是为了个人,而是来自个人性。而对世俗主义和人文主义来说,人生的目标就是“自己来做”;他们认为没有普遍性的意义存在,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创造我们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像古典的希腊巨人阿特拉斯,双肩背负着地球的重担。

与此相对,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此的回应是生命的目标扎根于上苍的呼召:来跟随我。上帝按照他的形像创造我们,每个人是独特的,拥有不可剥夺的尊严,因此从创造的意义来说,生命的目标是“成为你所是”。但这只是一半的答案。创造我们的上帝同样呼召我们,如果我们回应他的呼召,我们会达到靠我们自己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从呼召的意义来说,生命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你说是”,而且是“成为上苍要你成为的所是”。毫无疑问,这个呼召的观念在人类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指向人存在的终极意义。

中国今天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临界点,因此来自上苍的呼召以及由此而来的充满动感意味的目标,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是无比兴奋的。我很荣幸通过这本书向你介绍“呼召”这个改变历史和塑造文化的观念,从而可以祝福中国人民的生命,中国人民也将成为世界的祝福。

葛尼斯(Os Guinness)

2010年3月3日于华盛顿

---

引 言

P17

你在寻找生命的目标吗?这个目标是否大到能够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深到足以探究你热切情感中的每个神秘地带,持续启发你直到你咽下最后一口气?本书谈的是我们活在世上的原因。它通过人类历史和人类经验,探索至深、至广、至重的目标——这原因是如此深邃,以致少有人曾如此深入探究过。你在认真地找寻这个目标吗?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今天有许多人提供了不完全的答案。市面上充满炫惑、嘈杂的讨论,其实不过是虚空一场。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多的书籍和研讨会,只为提供简单的步骤和不费力的答案,在五分钟之内解决你一切的需要。身为现代人,我们都太有“目的”或“目标导向”。我们的生活被他们的“企图”所牵制。我们都满有“使命宣言”、“可评估的成果”,要把我们醒着的每个时刻都“最大化”。

有些人士大发热心,向你滔滔不绝推介他们为你设定的目标,使你以为这是种新发现,使我们自以为是有史以来,注意到思想和计划未来重要性的第一人。这些讲论都太自满,且常是欺哄人的。例如,很多人所标榜“全新的”、“空前绝后的”语词,常常带着谄媚和欺骗,言过其实。如果我们假以时日衡量他们的成果,我们会很想控告他们广告不实。但长久以来,我们都期待下一本书、下一个研讨会、下一个建议和下一件新事。

P18

这么多种追求生命目标的方法,我们该如何取舍?我们所选择的,真的与别人不同吗?为何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一致?很多现代思想家都不再辩论,他们告诉我们没什么差别,答案都一样,只是大家“各有所好”罢了。没有是非、没有好坏,有的只是“你的”或“我的”之别。

这真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事实上,第一,答案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第二,这些不同造成不同的结局。第三,这些不同不只关乎个人,更关乎整个社会和文明。简而言之,真理攸关大局,所有的宣告主张都会带出结果,然而真理越辩越明。在生活中检视理想和生命中带有目标一样重要。如果我们斤斤计较于保险费和所得税扣缴额,但却轻忽生命的目标,这是十分可笑的。

追寻生命目标的不同答案所造成的区别极其明显,这导致完全不同的方向。现代世界对生命的目标采取的是“大树”观点,允许有多种的选择。

第一种是东方的观点,包括印度教和佛教。如果最后的实体是一种非个人性的存在(所谓“涅槃寂静、众生平等”),那追寻生命的目标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忘掉它并饶恕自己”。我们会这么在意生命的追寻,只不过是被世上的幻象所迷惑。因此,个人想要追寻生命的圆满,只会使情况更糟,对不朽的欲望、渴望和眷恋,使我们走向受苦之轮回。从这个观点来看,自由并不是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我,而是从个人主义中得释放,借由一种或多种的修行来达成目标。在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Bhagavad Gida)里的克里希纳神(Krishna)说:“人性必须从‘妄念的黑暗森林’里超脱出来。”而禅宗的终极目标,据日本的大师铃木大拙(D. T. Suzuki)总结他对佛教的了解,不是道成肉身而是免去肉身的轮回。

第二种是世俗主义的答案,包括无神论、大部分的不可知论、科学自然主义和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如果终极实体是一种机会,并且不用考虑是否有上帝(或其他神祇或超自然),那么生命的目标就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借由自我来实现。我们不用追寻——而是由我们来决定。据尼采的说法,我们的挑战就是“把每个‘它是’转变成‘因此我定意’”。在罗素眼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疲惫却不退让的亚特拉斯”(希腊神话中受罚擎天之巨人),将我们所制造出来的世界扛在肩膀上。或者,像法兰克·辛拉特纳(Frank Sinatra)所唱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的方法“夺标”。

第三种是《圣经》的答案,为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同持守,是西方文明中那种动态的、具特色的生活目标的主要塑造力量。这种观点认为,终极实体既不是个人机会,也不是和个人无关的一种存在,而是有一位无限的上帝,他按照自己的形像创造我们,并且呼召我们进入与他的团契中。于是,我们的生命目标有了两种来源—我们“受造成为的”(created to be)和我们“被呼召成为的”(called to be)。我们的创造者的这种呼召,成为最深自我探索的来源,并且给我们的生命一种启发和能力,使我们的生命能更新变化,进入一种无人可比的神圣计划中。

P20

你是否发现你对生命目标的追寻,到头来只是幻梦一场?于是跟随东方大师的各种修行。你是否定意,你的生命目标必须由你自己设定,并靠自己完成?很多世俗主义的思想家鼓励你这么做。或者,你肯姑且一试,相信有位上帝创造你、使你知道你是谁,并呼召你成为惟独他知道你将成为的样式?那就听从拿撤勒人耶稣和他改变世界所说的几个字——“来跟从我”。

不要再跌入懒人式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差别的陷阱。不要再高唱“成就生命而不是生活”的高调。不要再喃喃“呼召”的呓语,却不明白若没有呼召者就没有呼召。综观人类对实现生命目标的追寻,你会发现许多退出人生竞赛的不适切答案及虚无。在你检验完所有人类生活目标的答案后,你会发现呼召才是真正的“终极原因”。回应那至高者对你的呼召,让他成为你生命的主宰,因神圣的呼召,全然改变你生命的样貌。不计代价、勇往直前,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淬炼恩赐的一场冒险与荣耀上帝的机会,为我们的世界注入价值。用生命回应呼召,就是你所找寻并期望实现的人生道路。让我们一同发现它是何等令人惊奇且充满能力。

葛尼斯(Os Guinness)

写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马克林市

---

中文简体版出版前言

当代社会在人类精神方面有一个巨大的困局,我们似乎知道得越来越多,却越来越迷茫于我到底活着为什么;我们似乎越来越忙碌,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当做什么,忙碌又为了什么。理想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17岁的年轻人已经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想着学习一些会计、电脑之类实用技术为维续生计;风华正茂的大学时代,原本该流连于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炼思想的锐度,却过早地实际起来,失去了“隐形的翅膀”;跨出校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却难以忍受日复一日的重复,以至于每天盼望到周五,周日晚上又成为“害怕星期一”症候群。人生就是如此灰暗吗?我们的先辈有什么宝贵的精神资源可以供“空心的”现代人汲取吗?

本书作者葛尼斯(OsGuinness)是当代西方响当当的思想家。本书的英文版销售已经突破100多万册,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在本书中他犀利地指出当代西方文化的弊端,社会越来越富有,精神和灵性越来越贫乏。他追寻西方思想史上“天职”的观念,期望重新点燃读者心中的梦想,即有一种价值和理想,是值得人为之而生,为之而活的,这种思想会帮助我们突破每日的琐碎,建立一个超越性的视野,从而活出有意义的人生。正是这种“天职”观念,让日内瓦的钟表匠在他人看不见的细微之处用心经营,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钟表;让清教徒有坚定的信念,在北美拓荒中创造奇迹;让卡耐基、洛克菲勒这些富豪们产生“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的情怀;让许许多多伟大的母亲可以安于在家庭中服侍,培育健全的下一代…

在“地球是平的”这样的时代,西方文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的问题。尽管文化和信仰背景不同,但葛尼斯的思考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更促进我们在这些思想议题上的研讨。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引进新的精神资源,丰富我们的精神视野。通过本书,我们更能理解西方职业精神是怎么形成的,个人召命和社会发展的关联是什么。

目录

赵晓序回应至高者的呼召…1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15

引言…17

01人生的大问题…21

02寻找的被寻见…31

03挥之不去的问题…43

04每个人、每一处、每件事…57

05借着他、走向他、为了他…69

06照你的本相去行…79

07坚立的时刻…93

08让主作主…101

09惟一的观众…113

10竭诚为主…123

11坚立在责任之处…135

12蒙召的子民…145

13道的追随者…159

14蒙恩VS自负…171

15与你何干?…183

16更多、更快、更好…195

17对抗正午的恶魔。…207

18有窗的世界…219

19锁在外面、留在那里…229

20专注的生活…241

21白日的梦想家…253

22吉光片习羽的启示…269

23将所有思想化为感恩…283

24众人的弄臣…295

25时候已经来临…309

26最好的呼召…323

跋:生命的主宰…337

致谢…339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Fight the good fight of the faith. Take hold of the eternal life to which you were called when you made your good confession in the presence of many witnesses. (1 Timothy 6:12 NIV)

要为信仰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是为这永生而蒙召的,又在许多的证人面前承认过美好的信仰。 (提摩太前书 6:12 新译本)

IN CHRIST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摘】葛尼斯《一生的呼召》坚立在责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