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习篇)

不知不觉,走到了今天这个日子。

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的9月21日,我第一次被扔出了家门,而且一上来就是远距离的漂洋过海,从中国东边一个海港小城,到了地球仪另一半的英国。

之后,英国,日本,瑞典,法国……在不同的国家中上过学,在欧洲的很多国家中旅过行……不断漂泊、四处学习。

所以,我尤其感谢我的父母,比我有先见之明,比我看的远。没有一味由着我的性子,而是为我决定了“留学”这条路。即使一开始我真的不情愿,也真的经历过漫长时间的文化差异和水土不服的折磨,但如今看来,我不可能成为如今的我,如果我没有上过那些课,走过那些城,遇到那些人,聊过那些天,经历过这些被文化差异包围的每日每夜……

所有的这些,都是我的老师,为雕刻如今的我起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如今,来随意想一想,写一写,不负经历的时光吧。


【英国】

不管从学业还是生活,英国都给我上过很多课。那么,先从学业说起。


* 学习

英国和国内有明显不同的授课方式。英国讲求自学,以及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思考。比如,课堂前会布置给你大量的阅读书籍和材料。一开始遇到的生词多、阅读量又大,自己怎么都跟不上,很是沮丧。但沮丧着沮丧着,不是奋力拼搏,而是破罐子破摔地发现上网搜索比自己啃书快多了,所以“找到了捷径”。

当时的学习态度确实是“应付”的。沿袭着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养成的习惯(这里并不是要批判中国教育。),把考试当做需要攻克的难关,然后以每学期的“解放”(假期)为目标,把知识塞进脑中,能突击地拼一个就拼一个。

但毕业多年的现在再看,才发现自己根本性的认识上的错误。

学习,真的是为了自己。而考试、论文,都是为了检验哪里不懂,哪里需要精进。

但当时不懂,所以最爱上的就是Lecture(大课),最烦的就是Seminar(小班研讨)。因为Lecture可以偷懒、可以不动脑。但Seminar需要发言。

上Lecture,只要拿好老师事先准备的PPT,然后自己准时坐在课堂里就好。外表看来,我是个从来没迟到、没旷课的“好学生”,但是不是一上课就开小差,就放空,真的是自己才知道。而Seminar比较不容易逃,要真的事先看材料,也要做好充足心理准备,面对随时的提问和小组讨论。

其实,如很多家长一样,父母当初为我决定留学时,都是得知英国的这种小班教育的优良。但轮到当事者如我去亲历,真的是极度的不情愿了。

所以,沿袭着亚洲学生看似“害羞”,实则懒惰、逃避的个性,即使到了欧洲,依然坚持“不提问,不预习,不发言”的三不原则。上Lecture就轻松地坐在大教室里当背景板,即使事先得到PPT或者阅读材料,也并不会做全方位的充分预习(也牵扯到未适应的时间和精力管理,说到底还是不适应这种方式),更不会在Seminar上积极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面对老师、外国同学的“what do you think?” “what's your opinion”的时候……特别尴尬,因为我真的没什么自己的想法,别看着我,别问我呀……

反省过来,真的是羞愧的。

因为当一个人面对什么问题时,只能傻傻地、头脑一片空白的说“我……我也不知道我有什么想法……我对这个没什么想法……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真的很失败了。

因为这代表思维的懒惰,

会自问:你还算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么……?

但接受了多年“灌输式”教育后,我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去形成什么观点,表达什么立场,说出个意见然后进行论证。 

但是,思考很累。真的很累。还是刷片、葛优躺最轻松。

也只有走过这些经历,才会不可避免地后悔,想揪着原来的自己狠狠教训一顿:怎么这么不珍惜机会和时光,去好好磨砺自己的能力和知识。

所以,critical thinking and writing虽然被写在大纲里,而且我也读得懂字面意思,但就是做不好,做不到。原因就是既没有独立人格、从而进行独立思考,又不具备批判思维、思想懒惰、人云亦云。而这些,又未尝不是贯穿一生的课题。

人,无时无刻,都应该提醒自己独立,自主,辩证,包容。


除了这些反省,英国也教会了我严谨和原创。

有一种说法,英语是严谨的语言,所以很多学术论文都是以英语而写。当然,这么说的话,德语大概要不服了。

但毕竟非母语,所以怎么严谨地去措辞,我其实到现在也做不好。但是,它的评价系统确实让我受益良多。直到现在,论文提交也会使用TurnitIn系统的样子。它是抄袭率的主要检测手段,每次提交作业时,除了打印出来一份给老师批改,还要先在TurnitIn系统中上传一份电子版,经过抄袭检查才行。

如果是他人的观点,要直接引用,或者以自己的方式转述,这样抄袭率才不会彪红。

但很多时候,即使全篇都是自己写的,但抄袭率依然会变黄,是因为里面的用词有重复。所以,经常要不断改,让全篇变成安全的绿色,才能放心提交。

另一方面就是对学术引用规范的重视。对于中国教育系统出身的我来说,当年实在不习惯Harvard Reference这套书写引用文献的系统(现在好多自动生成器)。但正因为不管看到什么,不管想借用什么,都要清晰的标注,把作者名字、书本年代、出处都详细记录,而且时刻提醒自己的作业很论文中要以原创为主,只有需要、而不是为了凑字数而引用。

因为严格,所以很大程度上限制的学术造假。对我人格的培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那时的我也正好沉迷于同人作品的创作,周围很多朋友也都是插画师、音乐人,大家都会把
“原创”这件事看得很高,对“侵权”“盗图”“摹写”之类的事无法容忍。相辅相成之下,也让我始终将“原创性”记挂在心头,提醒自己。

所以,当年,当我看到很多本科毕业生靠着搜索引擎复制粘贴、东拼西凑就稀里糊涂地交了作业甚至毕了业,实在觉得很匪夷所思。


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写硕士论文的2个多月的时光。痛苦,但沉静。

戒掉网络,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克制,自律。如今,每当我觉得自己过着放纵、放松的生活时,会忍不住想起当年写论文的那些时光,想起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很自律的人。

当然,写论文时也是在发现问题、并不断深挖理论的过程。这个做学问、做事的态度,其实是最重要也最让我受益的。从某种程度上,也铺陈了我的好奇心吧。曾经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好奇心很旺盛的人。或者说,缺少一些点燃的契机。

但在英国上学期间、生活期间,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它是什么?又为什么?……这些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追问,让我变成了个好奇心越发旺盛的人。


另一门课,就是自我剖析。

我虽然从小就喜欢星座,喜欢做各种测试,因为总是渴望定义自己。在研究生课堂中,有一门选修课叫“Professional Skill”,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或许是个理论学习者,也测过相应的MBTI。

当时只是为给自己多定义了一个标签而愉快,现在想来,其实这样的剖析自己确实是在日后的职业规划时很重要的。可惜我当时压根就没在意。


(待续……)

(这个系列大概会更新6~7篇。估计得有个万字左右。本来想今天一下子更完,但发现自己写不完……哈哈哈拖延症患者在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国(学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