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去做》同书共读

图片发自App


时间:2019.2.2
地点:公司会议室
人员:晓曼,廖红
主题:《只管去做》

1月份参加黎的2018复盘工作坊,我迟迟对自己的2019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落地计划,因此在公司发起《只管去做》同书共读,有两个人响应我,且很快买了书,因为就有了这次读书会,不过最后时刻,开发小哥哥因为在赶给客户的文档,没能参加,有点小遗憾。

因为参与人员都已经特别熟悉了,所有就省去了自我介绍部分,这次的流程共分两块,第一部分是对书的讨论:
1. 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方法是那个呢?
红:印象最深的是甘特图,这本书可以说解了我所有年度计划不能执行完成的原因,尤其是“假、大、空、全”的说法,希望可以通过甘特图让我今年的计划得以是想。
曼: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个是计算自己的可支配时间,一年365天,除去工作,睡觉,陪娃,能供自己使用的时间其实少的可怜,如果在没有计算自己可支配时间的情况下盲目指定计划,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了。还有一个是习惯打分表,通过几个量化的制表去选择到底那个习惯才是自己最想要和最紧急需要培养的。

2. 这本书中,觉得用起来比较困难的方法是那个呢?
红:五年后的自己,我现在难以想象,不知道自己那个时候会是怎么样的。
曼:4D工作法,我现在还是觉得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的不好,被打断的次数比较多,一项任务时间估算也不准确。

3. 这本书中的方法,你打算践行那些呢?
红:甘特图和项目分解的方法是一定会用起来的。
曼:大部分工具已经在使用,19年打算把这上面所有的方法都实践起来,其实主要是甘特图和4D工作法,作为一个IT人,居然没有在生活中用过甘特图,简单太out了,以后一定要用起来。

第二部分是实践的部分:
1. 首先计算自己19年剩余的可支配时间
2. 把自己九宫格里的目标填到简单/复杂,具体/模糊,以及舒适区,成长区,恐慌区中
3. 重估自己的目标安排是否合理,舒适区:成长区:恐慌区 = 3:6:3
4. 区分项目/习惯
5. 把项目和习惯填到甘特图表中(我另外只做了一个甘特图,项目用季度条的方式,习惯用月打卡的方式)
6. 评估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要调整

经过第二部分的实践部分,我们两个人都觉得计划更加的清晰了。我有一个感觉,心终于落地了的感觉。这次共用时2个小时,在开始之前都通读了全书,并且填写好九宫格。

2019,我准备好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管去做》同书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