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256)

图片发自App

钱德洪录【19】

【原文】

先生曰:“‘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译文]

先生说:“‘先天而天弗违’,说明天就是良知;‘后天而奉天时’,说明良知就是天。”

“良知,其实就是判断是非的心,是非仅是个好恶。明白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穷尽了是非就穷尽了万事的万般变化。”

先生又说:“是非两个字是一个大的框架,巧妙运用则在于个人领会。”

[解读]

先解释下“先天而天弗违”以及“后天而奉天时”这两句在《易经》中原本的意思。

原文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其大意是:圣人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与日月的阴晴晦明相契合,与春夏秋冬四季运行的法则相契合,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就人没有参与进来的先天情形而言,天本身还不能违背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就人参与进来的后天的情形而言,必须遵循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先天尚且不能违背自身所遵循的规律,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王阳明在引用“先天而天弗违”这一句时,其实是表述了在人没有参与进来的“纯客观”情形下的天道运行规律,但阳明先生紧跟着就是一句“天就是良知”,等于将纯客观的自然规律和人所遵循的法则之间搭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作用就是:纯客观的自然规律一旦涉及到人,映射到人心,它就会作为良知的形式而存在于人心,所以说“天即良知也”,这说的是本体性良知。

理解了前一句,后一句就不难懂了,作为后天而生的人,自然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说“良知即天也”,这说的是主体性良知。

“是非只是个好恶”这一句必须正确理解,王阳明门后学者流派众多,一些步入歧途者,往往就是对“是非只是个好恶”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他们认为,阳明先生说了,自己心中的好恶就是良知,所以一味听任自己的主观直觉,不做克己致知的实功,将放任沉溺于私欲误认为是遂我是非之心的洒脱。所以,尽管阳明先生说了“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但是我们更要明白,世上怕的并不是没有规矩,而是怕没有“必行”之规矩,因此,阳明先生又补充说“巧处则存乎其人”,没有能正确履行规矩的人,再大的规矩也只是一文不值的空文。

天下万事,不管是人际关系,国内政治,还是国际局势,都是是非分明,黑白分明,清楚得很。说“没有对错”,那都是各有利益立场,各有私心私利。若能致良知,则一切了然。孟子“四端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智譬则巧也,该怎么做,就以这恻隐之心去做,以羞恶之心去做,以辞让之心去做,以是非之心去做。不问毁誉得失,只凭着大是大非去行。做到什么程度呢?圣譬则力也,各人自己把握。

王阳明将良知代表人的本心,所以它也综括了孟子所说的心之四端,把孟子的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合起来一起收于其良知上来讲,一起皆是其良知之表现。只要有了良知这个大规矩,根据在不同场合、不同机缘下的巧妙运用,便可能应万事、通万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