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阳明)与宸濠之乱

      话说王阳明先生在北风的帮助下成功从赣江南下至丰城,开始引接宸濠之乱。在这个过程中他分别用了三计,第一就是虚张声势,让自己人不断地进城外出,制造出官兵有480,000的假象,扰乱宸濠的阵脚。第二就是喘息四方,召集四方兵力共同攻击宸濠,并且数列宸濠的罪状。第三就是采用离间计,让对方君臣不一,互相怀疑,这么一来在作用起到效果之后,换得了10天的宝贵时间。这三个计策表明他的内心出发点动机肯定是好的,并且“动为苍生谋”。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先生的军事策略也很好,这就是他知行合一的体现。

      那么在朱宸濠围攻安庆时,他会有哪些选择呢?不可能就在此等待圣旨吧?你现在已经时不我待,箭在弦上,应该做出行动了。所以一种选择就是去安庆正面对抗,而另一种则是攻打叛军的老家南昌。没错,这种选择其实是一种战略性选择。但我们要知道,这场战役并不是一切顺利的。因为是“险中求胜”。很显然阳明用了围魏救赵的计策。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但是如果宸濠聪明一点、格局大一点,不再返回南昌而是直取南京呢?这么一来打南昌不就白费了吗?要知道,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对于梁惠王来说可是独一无二的首府,这是他的命。但是南昌对于宸濠来说仅仅是一个根据地,真正的目标是南京北京。而且南昌有那么好打吗?作为历代来江西地区的首府,不仅城高墙厚,何况还有宸濠家族历代的经验。况且阳明还得面对宸濠归来的万余人军队,胜利还不一定。但事实就是如此,宸濠虽然作为一代枭雄,但是格局还是太小了。并且王阳明不是一般人,他知己知彼,摸透了宸濠的心。所以再看看这个问题上,先生是仁智勇三者并备的。这就是为什么他知道叶芳不会叛乱的原因。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狭路相逢勇者胜”,考量不在于一,而在于很多方面。主要就是阳明的“义之当为”。   

      在宸濠回防后,阳明分别用了三个计策压倒了他。首先第一个计策就是“先人有夺人之气”,也就是说,在军队的行动上先发制人可以在心理上压倒对方。而第二个汽车就是诱敌深入,把提琴引入四面楚歌的范围内,一举拿下。第三个就是顺手牵羊,在攻打宸濠的路上顺道把南康和九江都拿下了,为后来的胜利做了准备。而第四个就是殊死战,在水上用火攻的方式取得了胜利。车站本来没有什么希望,但是先生坚定的决心促使了胜利。这才是真的计谋实力和文采的兼并! 甚至都没有皇帝的官兵的援助,连诏书都没有到北京就直接把乱差不多,拼完了!

      但是在接下来的皇帝视角中为接下来的事情做了铺垫。明武宗在阳明评判之后才得到宸濠之乱的消息,于是准备率军队讨伐。但接到阳明的上书说乱已平,如果再动兵会劳民伤财,而且军士已散,在此召集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路上一些刺客埋伏,给皇帝造成生命伤害。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看待武宗的行为?其实在史书上记载,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荒谬的皇帝。也就是说,在现实中,他有很多事情是相互违背的。史书记载,在他在位期间还有一次打败蒙古的应洲大捷。没错,他有一定军事才华,并且很热爱。但是作为一个皇帝,难道你只能只热爱军事吗?所以,我们不能依靠理性去分析明武宗的所作所为。很显然王阳明是为了如此苍生义之当为,但他肯定知道对皇帝上书上没有用的。与皇帝的冲突只能在他来之后进行应对了。

      其实总体来说上述呈现了一个历代儒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到底是追随自己的内心还是听皇帝的?追随自己的内心在王阳明看来就是致良知的表现,在孟子看来就是将人之为人的本性扩而充之的表现,在孔子看来就是仁心外推。这些大都偏向于实事求是,很显然明武宗想去南征的出发点根本不是良知,简直就是“乱来”“闹着玩”。本来乱都平了,这是在拿军队和百姓开玩笑吗?但是古人讲天命,而一般天命就在于皇帝,并且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你没有理由不停。那话说回来,我们该如何看待武王伐纣?纣虽暴但是君主,武王这样做相当于不忠不义。在孟子看来,武王伐的不是天命之主,而是毒夫。因为天命已经不在纣王了,他已经“非人哉”,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失人性而为禽兽也”。但如果你想建功立业,修齐治平,如果没有皇帝可行吗?或者只要顺着自己的良知去做即可?如果两者不兼得,那就处处是凶险。连今天很多政治问题都是这样促成的。儒家千年没有解决,即便皇帝制已经消失百年,但我们依旧要面对。不做也不行,虽然有自己的坚守,但如果不外推那就不是勇猛精进的儒家了。

      所以,这束光可能出现吗?会如何出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生(阳明)与宸濠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