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值消散

上节讲我们讲了关于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的问题,逻辑彻底一点的话,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有外部性,这个所谓的「外部性」的概念其实是多余的和不必要的。这一讲我们来看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也不是特别难的一个话题,那就是「租值消散」。 

从我们开始讲《经济解释》,我们就反复强调,自由交易双赢,以及价格机制是唯一不会带来租值消散的机制。前面讲科斯定理,我们都知道了产权清晰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什么东西的产权没有得到清晰界定呢?当然有,而且很多。 

这些没有被清楚界定产权的物品,或者物品的某一部分,就无法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也就是无法使用价格机制来决定它的归属,往往是改为采用非价格机制。这样一来,非价格机制就不是那个唯一不会带来租值消散的机制,而且未必都是自由交易,也就未必都是双赢。 

于是原本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被某个人获得的那部分收入,可能因此变得谁都没有得到,于是这部分租值就消失了,这就是租值消散。 

最早提出「租值消散」这个术语的是经济学家哥顿,并利用公海的例子提出了「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的概念:没有界定为私有产权的公共品因为竞争者过多、使用过度,导致应有的租值下降为零。 

但是租值消散,并不是说那部分租值或者收入就凭空消失了,而是这部分因为权利没有界定为私有的资产,人们会采取另外的非价格机制去争夺,最终导致资产的收入,也就是租值下降。 

科斯定理的第一个版本说,权利界定清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市场交易就是以价格机制决定胜负的。租值消散就是说资产没有业主,使得竞争不是以价格机制作为胜负准则,于是自私的人会采用非价格机制来竞争,导致资产租值下降,也就是消散。这样一来,如果在现实世界中非价格机制被采用,很有可能是因为权利没有界定为私有产权。 

另外一种表现,就是资产可能被用于租值较低的方面去。比如书上那个非洲草原的例子,草原适合种经济作物杏仁树,但草原的「公地」属性,造成了没有人在那里种植这种经济作物,而是选择放牧牛羊。因为牛羊是私有财产,晚上可以赶回家保护,但杏仁树就不一样了,无法像牛羊那样保护。 

这个案例呢,有一定说服力,但是从逻辑上来讲,需要有所保留。如果当地真的适合种植经济作物发财,当地人真的找不到解决方案吗?我看未必。这个案例无法做实地考察,也没必要去做文献调研,从逻辑上来讲,也许是漏掉了什么关键的局限条件,才导致当地民众选择放牧而不是种树。 

前面我们说了,价格机制是唯一不会造成租值消散的机制?为什么呢?因为价格机制之下的自由交易,你要买别人手里的东西,你要先有钱。你不偷不抢怎么才能有钱呢?那就是先去创造财富,而这个财富必须要满足其他消费者的需求,他们给你钱,你赚了钱再去购买你想要的。这个思想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有体现。 

如果竞争的机制不是价格机制,那就会或多或少带来租值消散。小到排队、抽签、走后门,大到偷盗、抢劫、战争,这都是非价格机制的使用。这个分析不难理解,有难度的是什么样的局限条件导致了人们采取什么样的非价格机制。 

这里的例子最典型的是医院的黄牛,或者说各种黄牛。价格机制并非完全发挥作用,于是造成人们选择排队、走后门等非价格机制局部替代价格机制。但黄牛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通过加价的方式,重新让资源配置部分地回到价格机制的轨道上来,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在我们从小的毒教育之下,「黄牛」俨然已经成了罪恶的代名词,大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态势。 

在产权界定清楚的情况下,人们也有可能自愿选择采用非价格机制,这是因为非价格机制的行为带来的租值消散能够换回降低交易费用的贡献。在边际上,非价格机制造成的租值消散会等于它降低的交易费用。 

有个简单的判断原则,人们如何来选择非价格机制。那就是自私的理性人会选择尽量减少租值消散的程度,哪个方法能够尽可能地减轻租值消散带来的损失,竞争之下,人们就往往采用哪种方式。这个逻辑上很好理解,生活中也有很多案例,比如「黄牛」的问题,再比如公海捕鱼的案例等等。 

除了产权界定不清造成租值消散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导致租值消散最常见的原因,那就是价格管制。关于价格管制,我们分别在讲解第一卷第七章、第二卷第八章和第三卷第一章的时候都有提到过,这里再重新梳理回顾一下。 

传统教科书,关于「价格管制」的分析,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说价格管制使得价格低于均衡的成交价,进而导致短缺出现。实际上,价格被强制维持在没有管制时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之下,需求量就会比原来的增加,看到自己的边际价值判断高于价格,那就都去抢着争取。但抢不到怎么办?那就要付出货币价格之外的其他代价来补充,可能是排队,也可能是论资排辈、武力解决或者人际关系走后门等等。 

有可能是其中之一被采用,也有可能是几种方法组合使用,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一个人付出的货币价格加上他排队、送礼等候这些加起来总的代价等于他的边际价值判断。短缺是客观外在表现出来的现象,但我们不能用「短缺」这个理论来解释和分析问题。价格管制的本质是部分地侵犯了卖方产权中的收入权,导致非价格机制被采用。 

比如典型的价格管制是医疗行业,医生的挂号费和一些药品的费用都是由当局有关部门坐在办公室里靠想象制定的,这些价格基本上都低于市场自发形成的正常价格,于是一个有名气的大夫,本来是一些急需的病人找他看就行了,这个急需可以从患者愿意出的价格来体现,但现在不管是否急需,人们都去找他看病。于是就出现了排队,排队时间又长,真正的急需的患者就会去找黄牛,黄牛赚得了这一部分无主的收入。 

还有典型的价格管制,教育行业。一个名校名师,教学水平那是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影响的,那么他值不值一个市场高价呢?当然值得为高水平的知识服务付费,但是对不起,你想给老师也不行,因为老师的工资也是有关部门规定的。义务教育使得很多学杂费得以减免,但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的医疗资源一样面临短缺和不够用的问题。 

这样一来,势必就造成了新的问题,教室的座位有限,让谁进谁不进,怎么来确保公平的问题呢?于是就有了学区房,学区房的溢价来自于它周边的教育质量。我们都知道北京的学区房价格高的离谱,实际上这就是因为管制而消散的那部分租值通过学区房的形式有人获得了它。而实际上,这部分租值原本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易,让优质教育资源的提供者,那些优秀老师获得的,但是因为价格管制他们无法获得。 

价格管制没有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者获得原本应有的收入,却也没有给家长们省钱,想进去的家长们甚至花了更多的钱来让孩子进入好的学校中去。另外还有其他的领导批条子等等也是因为价格管制而出现的。 

所以,现实中的价格管制并不是从界定产权入手,而是从侵犯产权之中的收入权入手,然后试图再利用其他的方法来界定权利。但这样的方法实际上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导致人们被迫采取非价格机制来竞争有限的资源,还是会导致租值消散。 

导致租值消散的行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合约的安排或者行为的改变,增加了交易费用。比如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石油价格管制,导致加油的人大排队,排到你还不一定有油加。但跟我们一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加油站会告诉你如果你 先花钱加点润滑油,你就可以先加油。用这样的方法来回收消散的租值,但造成了一些人加了不必要的润滑油。 

另一类是资产的使用或生产的行为会改变,导致资源的价值下降。比如房租管制,房租管制如果堵死一切可以收回消散的租值那些路径的话,房东最好的选择是什么?那就是放弃修缮房子,让它破旧不堪,因为没有动力去修缮。所以价格管制,本质上导致的租值消散和交易费用增加是同一回事。 

我们反复强调,市场准则、市场经济是使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的权利的,价格机制是唯一一种不会造成租值消散的竞争机制。可以说,人类制定制度的初衷都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的,市场本身也是一种制度,所以市场也是用来节省交易费用的。但市场节省的,具体是什么交易费用呢?回答是,市场节省的,是租值消散这种交易费用。 

这里需要提醒和强调的是,人类制定制度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并不代表制定的制度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这是一个「应然」和「实然」的问题。上个世纪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的计划经济大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认为计划经济制度是必定成功的,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并不仅仅适用于动植物,也适用于制度本身。一种社会制度,如果它符合自然法则的规律,最终能够造福人类。如果相反,悖逆了自然法则,那结果就是,要么人类自己灭亡,咎由自取,要么就是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制度逐渐消亡。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制度就是后一种,因为悖逆自然法则,差点把人类打趴下,最终是计划经济制度自身的消亡。今天可以看到 the North Korea 的现状,就是一个活案例。 

再说回价格管制理论,它的难点并不在于简单指出会出现租值消散,而在于非价格机制有很多可能性,到底哪种非价格机制或者几种非价格机制的组合会被人们采用,这是最困难的。这点前面也提到过了。 

租值消散本身还可以作为一个快速检验理论分析是否正确的方法: 

其一,如果看起来出现了无主收入的现象,那背后一定是存在某些没有看见的局限条件,导致了想得到有关的收入就要付出高于它的成本。比如中国那个故事「路边苦李」,还有前面我说非洲大草原那个存疑的案例。这样的分析有助于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去有目的的寻找缺了哪些关键的局限条件。 

其二,如果一个经济分析出现了无主收入,这个分析一定错了。因为无主的收入会引起人们的争夺而消散,所以有应该消散的租值而未消散,那么这个分析一定是有问题的。 

好,我们花了三讲的时间来消化第四卷第二章,下一讲我们进入第三章的学习《合约的一般理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租值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