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笔记69

薛侃录

【原典107】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译文】

一个学生的眼睛患了病,很是忧戚的样子。先生说:“你这是看重眼睛而轻视本心。”

【解读】

阳明先生言虽简短,意蕴却颇深长。当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眼睛有病不要去治,而是借这个例子批评某些人,一个人眼睛有病就这么忧心忡忡,而天理不能存养、圣人之学不能习得,却没有这样伤心进而发奋学习。

【原典108】

萧惠好仙、释。

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鸮窃腐鼠耳!”

惠请问二氏之妙。

先生曰:“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

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

先生曰:“汝今只是了人事问,待汝辨个真要求为圣人的心来与汝说。”

惠再三请。

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

【译文】

萧惠喜好佛家和道家之学。

先生警戒他说:“我年轻时也热衷于此,自以为有所收获,认为儒家学说不值得学习。后来我在贵州龙场三年,才发现儒家学说原来如此简易而高远,这才后悔自己枉花了三十年的工夫。大抵佛道之学的玄妙处与圣人之学相较只在毫厘之间,无所谓高下。你今天所学到的,不过是其皮毛末节,就自我感觉良好到这种地步,岂不像似猫头鹰捉了个死耗子!”

萧惠向先生请教佛道两家的玄妙之处。

先生说:“刚刚和你说过儒学的简易高远,你不问我感悟的学问,却来问我后悔的学问。”

萧惠惭愧谢罪,转而请问儒学。

先生说:“你现在只是为了敷衍我才问的,等你明辨是非真有了想当圣人的心的时候,再来问我吧!”

萧惠再三恳请。

先生说:“已经跟你一句话说透了,你还是自己不理解!”

【解读】

王阳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信奉佛教并且认为儒学是不值得去学习的,但是在贵州龙场三年里,他看到了儒学在生活中的实践和明显的功效。所以他后悔自己前三十年选择——居夷三年就是王阳明被贬龙场驿的三年,这三年是被后人称为“龙场悟道”的三年。王阳明对于门下弟子喜好道家、佛家是不支持的,他自己讲到他是非常悔恨自己早年的选择的。

阳明以身说法,表明其早年沉浸佛老二氏之学,及至后来居夷处困,始转变过来,因此他能够切身体会佛老与儒学之差异,批评学生所了解的还只是二氏之学的秕糠。

参考资料:《传习录集评·梁启超点校》(九州出版社)、《传习录》(中国画报出版社)《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刻板)》


��6���<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习录笔记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