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流言

图片发自App

        村人淳朴,却也鄙薄。
       世道繁杂,不离伤害。
       小店是那种很普通的店,位于整个村子的中心地段。四框档的铁皮简单组成一间店面,店门的上半段用铁杆撑着,下半段嵌入泥土,与这个村的乡土深深相融。
        小店很小,货物也稀少,却是村庄不折不扣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以及文化中心。小店门口的路是贯通前后村的一条中心大道,村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人们在茶余饭后常常蹲踞在小店门口交谈,村长也会把告示、通知、红榜张贴在店门上,新到的腐乳、啤酒、花生米总会放在小店最显眼的位置。人流、货流的交汇产生了巨大的信息流,信息流构建起了村人的精神世界,这才是小店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而7岁的王小菊此时正背着书包走过这信息流交汇的小店门口,一切有如平常。
        此时,张婶和香林妈正端着饭碗坐在门口的石墩子上扒饭。她们看起来窃窃私语,但喷飞的米粒子夹杂着唾沫星子,无人不知她们在讨论王寡妇和后门李聋子的事儿。王寡妇担不起挑往田间地头的猪窠灰。李聋子偶尔会忙完自家的农活后帮她挑一些。一来二去,有些熟。至于李聋子帮忙的目的,便是小店门口窃窃私语的各种流言。而今天张婶对此更加笃定的是,她看见李聋子给了王寡妇3条黄瓜,这种见证让张婶仿佛看见捉奸一般,不得不与香林妈一吐为快,越说越有快感。
         张婶刚说完这些,面色还带着些许笑意。她猜测李聋子的老婆肯定要回家大闹,因为村人都知道的事,李聋子老婆肯定也会知道,后面就等着闹的程度和结果了。

     这时,她看见背着书包,扎着小辫子的王小菊走过。
  “小菊,你小弟弟呢?”
   “在家啊!”
   “你爸妈生了小弟弟,不喜欢你了吧?”
     “没有”
       小菊有些不悦,大步跑回了家。
       小店门口慢慢聚集过来的众人哈哈大笑。
       小菊跑回家,妈妈正在灶屋里炒菜,发现没有黄酒了,便叫小菊去小店打一些。小菊有些不悦,但还是央央去了。
     张婶还没走,看见拿着瓶子的小菊,戏谑着说“呦,帮你妈干活啦?以后活多咧!”
      小菊没理会,把瓶子递给老板大耳朵。
      大耳朵笑眯眯的边打黄酒边问“你弟弟胖不胖呀?”
      “胖的”
      “你妈妈是不是晚上不搂你,搂着小弟弟睡觉啊?”
         王小菊一声没吭,塞了一张揉烂的纸币。夺过瓶子就跑回家。
      从此后,王小菊总是害怕走过这个小店。但偏偏这又是一条村主干道,上学放学路上,时不时帮家人买些东西,怎么也避不开这个小店。那些人的笑,那些人的话,无不像跳蚤一样钻在王小菊的身上,让她浑身难受却又剥离不掉。
     有一天,香林妈对着路过的王小菊露出 满脸关爱的笑容
  “小菊,你妈喜欢你弟弟,就是因为你弟弟比你多了一个小鸡鸡。”
      哈哈哈,众人一番哄笑。
     小菊愤恨的跑回家,心头万般委屈、恼恨。而藤塌上的小弟弟正在哇哇大哭。小菊看了看桌上的剪刀,一把剪了下去......然后她一声不吭的看着弟弟哭,声音越哭越小,最后没了,只剩汩汩的鲜血淌了一地。拎着一篮青菜的妈妈走进房间,看见一地的血和冰凉的小身体晕了过去。夜色里干完农活回来的爸爸,一怒之下把王小菊的头往水泥墙上撞,没一会王小菊就咽了气。醒过来的妈妈看到俩个冰冷的孩子,一头跑出去拿起农药往自己嘴里灌。在王小菊爸呼喊着左邻右舍送往医院的半路上,人已冰凉。一个人的王小菊爸,在第二天深夜直接往运河里一栽。
      从此,村上少了一户人家,村还是村,小店还是小店,村人还是村人。闲谈还是闲谈,哄笑还是哄笑。

       继续有人笑,继续有人被伤害。伤害总是难免的,愿流言与你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薄荷: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