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孩子内心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父母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一切的渴望。若孩子与其中一方的连接有缺陷,会让孩子感到不安、空虚、遗憾。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这等于无意识中否定了孩子的另一半。孩子自己也会产生自我否定或者逆反式肯定,造成心理上的分裂。
如果在孩子强烈渴望与父母产生连接的时候,得到的信息都是负面的,那么孩子只能和这些负面信息连接,用相同的行为来满足内心的渴望。这就是为什么家庭关系中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他的原因。
看到这一段,我瞬间明白了昨天晚上儿子对我的挑剔。
儿子在奶奶家住了一周,昨晚说想回家买点羊肉串吃。我们写完作业就来到了邻村饭店里,因为来得比较早,都还没有出摊;又因为老板是老公的战友,所以等待的间隙,我们和老板的房东一起帮他把桌凳摆好了。
羊肉串烤好,我们要走时,老板看到有一张桌子歪了。他一边把桌子摆好一边笑着说:“不愿意让这老头儿给摆桌子,每天来了非要摆,摆一次坏一个。”
我随口笑着说:“哎呀,这个是我摆的,不是他摆的。”我本意是怕老板怪罪他房东弄坏了桌子,告诉他事实。
儿子说:“人家那句话,肯定是平时房东爷爷弄坏过桌子,你还解释一句干啥?”
我反驳到:“你不说,万一真坏了,不是错怪别人了吗?”
“你看人家说的是那个意思吗?”
这一刻我在想:他怎么跟他爸如此相似,总爱吹毛求疵呢?所以不耐烦地说:“行行行,以后跟着你一起出来,话也不敢说了,你说的对,好了吧!”
“我算知道我爸为什么老跟你吵架了!”
这句话太让我震惊了,一直知道家族模式会遗传这句话,但没想到他会遗传的如此出人意料!
如果以后结了婚,经常跟爱人这样尖酸刻薄地说话,谁能受得了?
冷静下来想想:他的童年一直是被父母指责,挑剔,他怎么能平和地对待别人呢?他爸爸那儿,我尽力而为,我自身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地给他宽容和理解。
今天在《你好,小孩》这本书中,看到了文章开头的一段话。我恍然明白了:爸爸的挑剔,固然有错,可是我又做了什么?不仅仅是对孩子指责,挑剔,还有无休止地抱怨。
我们夫妻有矛盾时,我把孩子当成了情绪的垃圾桶,总要跟他说说,或许是想博取他的支持,或许是想告诉他:我们吵架都是你爸的错,妈妈没有错……
现在想来,真是荒唐至极!不但对我们夫妻问题没有任何益处,还导致他们父子关系也不和睦,更使他用和父亲相同的行为,来满足内心想要和父亲连接的渴望。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他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一直以为这句话是对爸爸说的,先要爸爸爱妈妈,妈妈才能爱爸爸。所以看到这句话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他爸爸,希望他做出表率。
他的不置可否,让我也有了不欣赏和推崇他的借口,所以我们俩之间没有爱,没有欣赏,也无法合作,有的只是争吵,冷战,互相抱怨,互相指责。
老师一直在说:谁痛苦,谁改变。
现在想来,我这学了两年心理学的人,都无法改变自己,在孩子们面前欣赏和推崇他,如何能去高标准地要求他呢?
毕竟,在原生家庭里,我和他一样,都是没有得到过关爱的可怜人。没有得到过爱,怎么能有力量去爱别人?
学习之后,平时我倒是也有意的和孩子们说,爸爸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孝敬父母,比如有爱心,比如心灵手巧……
今天看了这篇《父母的合作原则》,我想我应该改一改说法了,还要改改说话的场合。当着爸爸的面说,效果也许会更好。
既然爸爸还没有爱别人的能力,那么我先改变,给他和孩子们带个好头儿吧。
比如孩子数学考得好时,我也可以说:数学学得这么好,肯定是遗传了你爸爸的智商。
比如他做好了饭,我也可以这样表达:儿子,真不错,赶上你爸爸的手艺了。
比如他出去见了熟人,都能热情地打招呼,我应该说:这一点像你爸爸,热情,有礼貌……
这不只是称赞孩子,同时也称赞了夫妻中的另一方。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父母的正向连接,才会更有归属感,表现也会越来越好。与此同时,相互肯定,积极的心理暗示,也会改善夫妻关系,让夫妻之间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儿,一定能够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