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关于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其来源应该是三国时的诸葛亮。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诸葛亮自称其读书博杂,往往不求甚解。

他的意思是说,自己读书以快速流览为主,除非遇到对自己特别有用的书才会细细品读。对于一般的书籍,他只图了解个大概,所以并没有兴趣去探根究底,追本溯源。

可是,当今天下,就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贪图一丁点的名利,只是一味的追热点。他们自己读书不求甚解,把书读得云里雾里,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却还偏要装成很有学问,很有文学素养的样子来,用以愚弄世人。

这些人时常以专家、学者的身份自居,以卖弄自己的学问为乐。殊不知,自己早已成了台上上窜下跳的小丑,不但丢了颜面,还误人子弟,给文学界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君不见,如今传统文化重新热了起来。那些很有学问的专家、学者们,开始纷纷解读起了《易经》、《道德经》、《伦语》等古典名著。

如今的各自媒体网站、各网络平台上,到处都是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们在争相传道解惑。

一部《易经》,被这些人捧上了天。人人声称:一本《易经》囊括了宇宙世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则,并阐述了包括时间、空间等在内的宇宙的终极奥秘。

他们声称,从古自今,抛开原作者不说,几千年来,除了他们自己外,世人一直不曾真正的读懂《易经》,也从不曾真正明白《易经》的伟大意义和无可估量的珍贵价值。

其结果就是:一本《易经》被他们解读得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就开头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有无数种解读无数个版本。让人听得一头雾水,不明则利。五千字的《道德经》,可以有五千种解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倒是很形象地阐明了,“不说不明白,一说更糊涂”这句话的精义。这不是害人嘛?

至于《伦语》,以前在电视台的《百家讲坛》里就被人解读过了。而且还不只一人解说,也不只在一个电视节目上播出过。虽然与原著的意思有些出入,主要是解读者为了更普及古典文学,为了更加深动形象地阐述,难免加入了过多的解读者的主观意志。但毕竟是瑕不掩瑜,免强还说得过去。

当初的解说大师们可谓是名利双收,一炮而红。如今的大师、学者们一时急红了眼,于是争相效仿,眼巴巴地盯上了《伦语》这块别人吃剩下的肥肉,寄望着自己也能撕下那么一片肉块来。其结果就是,不出众人意外地,啃出一嘴的猪毛来,让人谛笑皆非,真真是,遗笑大方了……

随着古典文学的再热,许多所谓的古诗词爱好者和一些古诗词专家、学者,也希望搭上这辆“古典文学热潮”的末班车,赚它个盆满钵满。奈何他们肚子里装的墨水实在是太少了点,泼不出古诗词这幅山水画的神韵来,只能是徒然惹人笑柄……

若是真的纯粹是因为喜欢古诗词的人,自然另当别论。有识之士只会倍感欣慰,谁还会没事找事地去笑话他呢?

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应该用对地方。否则,只会遗笑世人,自失其格。在此,奉劝那些被名利一叶障目的人,认认真真读书,严严谨谨做学问,踏踏实实做人。自己失了面子事小,若是误人子弟,那罪过可就大了……

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传统文学需要发扬,传统美德和精神更应该一脉相承,永远流传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好读书而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