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王阳明大传》,读到这样一段。
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王阳明受朝廷之命,前往江西南赣平定当地的匪患。
那是一伙非常狡猾的匪贼,虽然战斗力并不太强,但是处在三省交界之地,懂得利用这种地形“三不管”的优势,一旦官兵来剿,就遁入山林,待官兵退去之后,就呼啸而出继续打家劫舍。
几个省份往往互相推诿,所以这伙匪徒在这里活跃了几十年,成了当地的一个痼疾。
也不知为什么,朝廷会派王阳明这样一个白面书生前去平剿,此前阳明先生从未有过真正的军事指挥行动。
出发前夕,先生的好友王文辕对先生的弟子说:“阳明此行,必立事功。”
也就是说,王文辕认为,阳明先生这一趟,必定会马到成功,建功立业。
众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说,王文辕答道:“吾触之不动矣。”
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触之不动矣,不是那么容易从字面上解释,因为这可能涉及到一种心理的状态,如果用文字表述的话,大概就是“他的心理非常宁静踏实,他已经有了一颗‘不动心’”。
不动心,似乎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常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是不动心真的那么重要吗?
不清楚,没有体会过无法评价。
不过确定的是,拥有不动心的阳明先生,很快就打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仗,创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
别人几十年解决不了的匪患,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彻底剿除干净。
说神奇非常神奇,但是如果说普通,把先生的对策讲出来也有些普通,无非就是实事求是对症下药。
南赣匪患难剿的第一点在于,土匪行动灵活迅速,而官兵却显得臃肿懒散。
朝廷组织过很多次剿匪行动,当时剿匪的主力是狼达土兵,包括狼兵和达兵两只,他们的战斗力确实非常强悍,但是调动起来势必声势浩大,没等官兵聚齐,匪徒早就窜入了山林,再高的战斗力打不到人也是白费。
而且这些凶悍的土兵对民众的祸害不下于土匪。
对此先生时怎么办的呢?
很简单,既然掉兵不能解决问题,就自己练兵,临阵练兵,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先生就是用几个月练起来的新兵灭了土匪。
更何况为了剿匪,让土兵祸害百姓,就凭这一点,先生就不会用这些“匪兵”。
另外,先生发现,每次剿匪之前,土匪似乎都能马上得知官军的动向,提前做出部署。
似乎不止在百姓中有许多百姓的眼线,官府之中一样有匪徒的奸细,这也是历次剿匪失利的重要原因。
对此先生是怎么做的呢?既然匪徒有耳目,就断他们的耳目。
先生制定十家牌法,让百姓互相监督,如果十家中有一家与匪徒通知消息,十家一起受罚,而且建立了明确的赏罚制度,于是匪徒在百姓中的耳目被拔出。
对于官府内的奸细,先生又是怎么处理的呢?将计就计,既然你们要听消息,就放给你们消息。
先生小心地将假消息放给奸细听,利用匪徒的松懈,轻松破之。
中间先生对于几伙匪徒各个击破时所用的机变之灵活、用心之精细,足以堪称艺术。
中国历史上,文人带兵的典范不少,其中先生常常被用来和清楚的曾文正公比较,虽然两人都建立了不世功勋,曾公的功勋或许还要大于先生,但是在用兵的高明上来说,可以说是天上地下。
曾公用兵,往往以最笨最刚的方式,扎硬寨打呆仗,一点点蚕食敌人,虽然最终通常能战胜敌人,但往往建立在经年累月耗费巨大的前提下。
而先生用兵,每每以少胜多,计谋人心用到极致,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成果,或许可以说,如果没有先生在,宁王之乱足以发展成倾覆天下的大害。
不是先生的功勋小,是先生在战事壮大到足以威胁国家社稷之前,就已将危机消弭。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先生的不动心有没有起作用,起了多大的作用?
我认为,不动心一定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就像先生在传习录中说的,只有此心不动,心如明镜,才能将外物映照清晰,才能在危如累卵的乱局中破局而出,以最冷静的精神找到其中最优的解法。
如果心中有一丝慌张,可能就会困在心中的牢笼中,错过那原本可以克敌制胜的战机。
说到这里,想到东坡先生的一桩轶事。
据说东坡先生被贬黄州之时,与一江之隔的佛印私交甚好,常有书信往来,在文学、机变上互争长短。
一次,东坡先生写了一首偈子: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其中所表达的心态,就和阳明先生所说的不动心有几分相似,东坡先生做此偈子之后非常得意,马上让小童抄了一份,送到江对岸的佛印,他料定,佛印对于自己如此佳作,必然称颂不已。
过不多时,小童带回佛印的回语,打开信封,书笺上只有两个字——放屁。
东坡先生当然火冒三丈,这个臭和尚竟然这么嚣张!
东坡先生直接坐船过江,要去找这个破和尚理论,到得佛印修行的山门之前,却见门扇贴着一个字条,上面写着: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看罢,生性洒脱的东坡先生哈哈大笑,发觉自己果然离喜怒不形于色、此心不动的境界还远。
这个故事真实性值得商榷,不过即便是杜撰的故事,也可以看出,世人对于不动心的看重。
最近这段日子,因为生活、工作上的变动,心里时常惊慌不安,因此读到这段感触颇多。
因为内心的不安定,常常进退失据,在千万条可行的方法中,往往选择了那条看起来最便捷却可能后患无穷的一条。
那么,到底怎么磨练自己的心性,让自己做到此心不动呢?
慢慢悟吧……
如果我能给出答案,也就不会看到这里还这么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