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木门的心理舒适区
2018年11月5日,L1组编号8号,日精进第221天,文/胡鼎峰
昨天我和大家一起分析了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自己应该做品牌,但是做品牌为什么这么难呢?
这里面其实就是一个经验好处在支配着我们,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做品牌要投入,要付出,也可能这份投入和付出还没有回报,但是不做品牌可以让我们马上就有单子,工人就有活干,这些都有着现实的好处。
我们今天在来讨论一个我们生态木门做品牌的障碍,那就是我们我们的惯性思维,在心理学上说叫做“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熟悉的应对方式。
比如我们生态木门,大家最常见的销售方法是什么呢?薄利多销!
因为薄利多销,所以很多人对提升产品品质,对提升产品形象,对产品创新没有太大的需求的,反正生意不好了我只要降价就会有客户来的。很多人总是会和我说这样的话:假如我降价的话,销量还可以翻一倍。这就是典型的呆在“心理舒适区”的反映。
心理舒适区一定就是一个舒服的环境吗?也不是的。比如薄利多销,在产品的初期发展阶段,这个方法是很好的,能够用量来弥补利润,甚至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在市场成熟了以后,这个方法显然就不怎么管用了。比如我们的生态木门,当价格低到一定的数值以后,就不再是薄利多销了,而是没有利润了。
但是很多人依然在低价这个区域苦苦支撑,为什么呢?因为低价至少还可以让他们苟延残喘,但是一旦放弃低价,有很大的可能就是直接面对破产。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才能走出“薄利多销的心理舒适区”呢?生态木门要怎么样才能做品牌呢?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简单地说,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必须从内心对薄利多销这样的经验方式是没有可持续性的事实有一个客观的,积极的认识。
薄利多销是我们最熟悉的,最常用的生态木门销售方法,它让我们不停地想要用它,明明想改变,却怎么也改不了,它牢牢地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只有用薄利多销的方式,看到厂里工人有活干了,我们才会安心,我们的焦虑才会缓解。但是当算账的时候,看到微薄的利润,我们又会产生另外的一种焦虑。
我们总是觉得我们自己的实力太弱小,我们的工艺水平太落后,我们的行业门槛太低下,我们的客户忠诚度太低,所以生态木门这个行业没办法坐品牌,至少我自己没有这个实力和水平去做品牌,觉得自己做不了品牌,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就好像我们喜欢一个漂亮的姑娘,但是我总会觉得自己没房,没车,还不帅,我配不上她,所以就不敢去追求她。
也许,人家其实根本就不在乎,只要我敢去和她牵手,她就愿意和我在一起呢?只是我们自己不敢去尝试。
所以,走出心理舒适区,关键的一步还是要通过行动去建立新经验,比如我之前提到的有一个日产300樘的门厂,那么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用一两款产品,按照对方的那个背面贴六厘板的方法去做,一个门扇重量做到90斤,我们的门扇单价也增加200元,我们试着去卖一卖,万一有人接受了呢?万一有人就是要这样的门呢?我们就可以从这个成功的销售中获得新的经验,建立起我们新的心理舒适区。
一个月饼卖1块钱,只要往地摊上一扔即可,一个月饼卖10块钱,就要用五星级酒店的礼盒包装,一个月饼卖100块钱,就要用高档木盒,还要搭配名酒黄金。月饼还是那个月饼,但是方法却各不相同。一旦我们拥有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往往都是可以复制的,难道不是吗?
明天我要分享的内容是:看清我们做品牌的恐惧,敬请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