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能接受你的批评,那可能是方法错了!

最近孩子遇到批评情绪很激动,一点就燃,有一次她睡前给自己盖了三床被子,我当时很困,想早点睡觉,于是将上面两层被子叠起来,边叠边数落孩子:昨天你什么都不要盖,今天就要盖三床被子,你是怎么回事啊,妈妈今天累了,不要再捣乱了,快点睡觉!说着就把叠好的被子放到隔壁屋里。回来后女儿看了看我,边擦眼泪边委屈地说着:妈妈又批评我了。

看到女儿的表现我很诧异,甚至想不起来刚才我做了什么,让女儿反应这么大?马上反思是否刚才语气重了?是否我的批评方式不对?

通过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这些原因也可能是很多家长面临的共同问题:

1 孩子误认为批评等于妈妈不爱我,而妈妈的"不爱"对于孩子心灵伤害很大。

试着回忆有没有批评完孩子就马上走开,或者不理孩子,或者将其关到屋子里的情况。如果有那么我们正在给孩子传递一个误区,就是批评等于生气、不理、不喜欢。

所以孩子会对批评表现出害怕和恐惧。他们害怕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妈妈的不开心和不爱。

2 批评孩子时张口就来,想到哪说到哪,很少考虑方式方法。

每个人都不喜欢听到批评的话,自古就有忠言逆耳之说,对于大人来讲,接受他人的批评都需要勇气,更别说孩子了。

试想我们批评其他人时是不是都要想一想他人能不能接受,要不要表述的委婉一些,这个场合应不应该提出批评等等。

但是当在批评孩子时我们就表现的随意很多。经常看到有父母在公共场合大声批评孩子;在孩子内心已经很沮丧时仍旧向他们发泄不满;批评时随意给孩子下定论,比如怎么这么笨,这么粗心,这么懒!这些方式对于孩子改正错误,变得更好于事无补!

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没有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而是以高姿态俯视孩子的所作所为,认为孩子好掌控,无论怎样说或者骂,他们都不敢离开我们。

3 批评时的语气语调,肢体语言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批评的时候我们的语气往往很快,脸上写满愤怒和厌恶,这一点孩子捕捉到后会变得紧张,进而将重心全部放在如何应对父母的坏心情上,完全没有放在自己做错了,如何改正这件事上。这样的沟通不利于孩子接受批评。

因此在今后和孩子进行批评性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批评时不要掺杂太多的情绪,就事论事,客观分析。

批评过程要严肃,让孩子重视此事,但是不要出现皱眉,拉脸,指手画脚等行为。如果家长正在气头上,那么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后再和孩子沟通。

2 不将批评和冷暴力,以及其他惩罚结合在一起。

批评的本意是让孩子变得更好,通过道理的讲解、价值观的塑造可以达到目的,但冷落、惩罚往往是无效的,反而会让孩子对批评非常排斥。

3 在批评过程中始终强调我们对孩子的爱。

整个沟通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孩子灌输三个观念,其一告诉孩子:无论怎样,我都是爱你的。其二告诉孩子:因为爱你,我想你变得更好,所以希望你把不好的习惯改掉。其三告诉孩子:如果遇到困难,我会一直在身边帮助你。

4 批评孩子时三思而行,讲究方式方法,千万不要随着性子来。

父母是孩子的导师,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几乎父母的每句话都会被孩子相信,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更要谨言慎行。

作家海明威说过人类是"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该不该说,什么时候说,怎么说,是我们要提前考虑好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孩子不能接受你的批评,那可能是方法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