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好方法,先要懂得适用范围。

今天去讲了一堂课,遇到学员学员很多的提问,我也回应了很多的问题。

因为这已经是第二期的课程,这位学员的反应,我是有预料的。我大概知道他心里有什么想法,但是他自己也是挺理智的一个人。也没搞明白哪里不爽,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也只能理解为,他不认同我的方法。

暗号:猜猜大家在抱着啥?

不认同不是因为我的方法不对,而是他认为他的方法能治百病。


1

他认为,课程当中,学员不应该完全按着老师的思路走,而应该有自我的创造力。

我也认为学员应该有创造力。

对于今天现场的各位学员来说,他们是产品培训师,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呢?

这也是我在现场让他去思考的问题,

“你是希望你做了培训后,学员是按着你的思路去讲你的产品,还是有创造性的按照他的理解去讲解产品?”

他的选择是前者。

复制人才


2

作为产品培训师,面对的都是经销商和业务代表,如果不能想办法让这些学员尽量多的理解甚至把这些产品知识装进大脑里面,那么他的大脑自然有更多的空间去储存更多的内容。

他会用这些空间储存那些内容呢?

如果他记住了一些八卦花边,那还好一点,只能说对工作无害。

万一他记住的,是竞品的知识呢?

那就对我们的业绩就有影响了。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他推荐得最多的,一定是最熟悉的产品。

因此,对于产品培训师来说,就要尽量占领业务代表的心智,才能在众多竞品当中杀出重围。如果学员是不受控的,那么业绩自然也是不受控的。

至于说,我在课堂上,为什么很少跟STT的学员提到那些自由浪san漫man的引导技术呢?

因为场景不对。

对于大部分培训师来说,复制能力才是首位。

因为大部分学员群体是中基层,他们只想学好职场能力。他们在工作中的创新和思考,可能只占到主体工作的20%~30%,甚至更少。如果想太多,那么就可能会前怕狼,后怕虎,影响行动力。

对于以基层员工为主要群体的学员来说,行动更重要。

而高层管理人员,创造力和决断能力相对来说,却尤为重要。对于这个群体,引导技术就比较有效。

引导技术的最终结果,就是让学员能做出一个决定,一般是一个行动计划。

说白了,引导技术就是各种开会的模式。引导师很多时候,就是把原来一锅粥的会议,通过一些固定套路,甚至加上一些好玩的环节,让大家更规范地参与讨论,最终形成一个“决定”。

仅此而已。

问题就来了,如果想让那些在一线拼杀的销售人员贡献什么妙招,或者一起探讨方案,这真的把他们想的太美好。

很多业务代表公关能力一流,而产品知识,真的烂得一笔,再加上很多人的学历也不高,想让他们发挥下想象力,估计只能想到怎么花更多的钱,要么吃吃喝喝搞关系,要么买买买做做个人包装。

让他们贡献智慧,只能唱“凉凉”了。

无效会议,浪费生命

3

一次培训的最终结果,要根据培训的目标、对象来定。如果是跟决策、创新相关的,可以用引导技术,而跟能力复制、提升的,就要用到培训技术。

引导技术有自身的优势,培训技术也有独特的适用场景。

至于那个更好,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

毕竟这两者只是工具,对于工具来说,没有更好的,只有适合的。只有工具的使用者本身对于适用范围有很好的把握,那么用起来才可能事半功倍。

在我做完以上解释以后,这位学员后来就没有再提问题了。

终于,乖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用好方法,先要懂得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