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篇
某些学校在课间只允许孩子们上厕所、喝水,不让下楼、不让跑、不让闹,不让去操场的现象,新华社在4月14日作出一句话评价:这样的“文明休息”真野蛮。
“文明休息”带上引号,后面再用“野蛮”一词来修饰,相信每个人都了解他的真正内涵,都明白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肯定会持有斥责心理。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校长不懂吗?老师不懂吗?他们当然懂。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把孩子圈禁起来?因为他们害怕呀。
他们害怕谁?有人说是害怕蛮不讲理的家长,有人说是害怕出现安全事故,有人说是害怕孩子们闯祸,有人说是害怕承担责任。要我说,他们是害怕这个社会。这种现象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形成这种现象有哪些原因呢?
一、家长和社会舆论给学校的压力。
身为家长,我们别给学校太大的压力,孩子们之间磕磕碰碰的事儿,别动不动就跑到学校学校兴师问罪。学校和老师做好安全保障,把问题想到前面,尽最大的力量保护孩子们安全,同时做好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别动不动就把学校和老师拎出来打板子,解决问题咱们得互谅互信。全社会对学校和老师都多一点儿宽容,别把他们逼到墙角里,让他们瑟缩着不敢轻举妄动。
无论是家长本身,还是社会舆论,大家都是第一时间把责任归咎于学校。然而,中小学生爱跑爱闹,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出安全问题。防不胜防的局面,索性“禁足”了之。
二、学校和家长给老师的压力。
作为班主任,学校对班主任是有考核制度的。班级的安全事故跟班主任费挂钩,除此之外班主任带班的好坏也与此相关。考核方式决定行为模式。比如:只用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那老师和学生肯定是只注重成绩;对学生的评价多元了,那老师在教学时内容、形式也会多样丰富。
孩子稍微磕了碰了,家长不依不饶,班主任又怕被学校知道受罚,所以只能“圈养”学生。
“文明休息”不仅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还有很多隐性的弊端:
一、孩子做事拖拉。
过去,只要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就会从操场上立马跑回教室,静动结合,很有秩序。
如今上课下课基本上都在教室里,孩子们没有界限感,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这种习惯看似是小的坏习惯,其实影响重大。
二、阻碍孩子的交际能力和精神的放松。
鼓励孩子们在课间自由交往,能锻炼他们跟社会打交道的能力,疏解压力、强韧心理;鼓励孩子们在课前自由交往,能让他们舒筋壮骨、强身健体,在未来挺起祖国的脊梁;鼓励孩子们在课间自由交往,能体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学习节奏,对成绩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阻碍孩子们缓解视力疲劳。
多参加室外活动有利于缓解孩子的视力疲劳,这是人人都懂的事实。
学校社会共努力,还课间自由活动。
既然如此,怎样保障孩子们的课间活动?首先是国家和教育部门的努力,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要一味只强调成绩。在“成绩唯一”的指挥棒下,各个学校只能上行下效,只追求成绩,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该玩闹的年龄,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变了味的教育,何谈成长。
其次是家长的观念转变。成绩固然重要,名校更需攀登,但是没有好身体,没有多样性的发展,最终也要被历史淘汰。人总归要进入社会,在大熔炉中如何应对,光靠简单的业绩是难以出彩的。更何况,只有学习,没有强健的体魄,也就相当于无根之木。
最后,在学生安全方面,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一方面厘清家长和学校的职责,另一方面给学校更多自主权。如果在校出安全问题,不分青红皂白就找学校,那样只会加剧恶劣的后果。我们要区分情况,看看到底谁的责任更大。不要一出事就往学校身上推,以免造成因噎废食的规定。
以上这些都做到了,我相信“圈养”变“放养”就能实现,“圈养”如果不能变成“放养”,那“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以牺牲孩子的天性、健康为代价的“文明休息”实在是得不偿失。家长、学校、社会应各尽其责,为孩子的成长协调好关系,还教育以文明、健康。
(2021.4.17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