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和特点?教育怎样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答:(1)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教育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人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人是未完成的动物,蕴涵着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和可塑性,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可能,因此,切不可因学生一时表现不佳,而做出否定性的评价。
②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的能动性,因而,要注意启发、引导、规范学生的能动性。
③循序渐进。由于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亦不能逆向发展,因此,教育要遵从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适时施教。
④因材施教。人的发展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每个人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高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育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⑤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教育。人是一个整体,而且整体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各个方面的变化,因此,教育要把学生看作一一个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
可见,教育只有遵从和适应了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出完整的完善的人。
2. 人的潜能有何教育意义?教育如何开发人的潜能?
答:(1)人的潜能的教育意义
人蕴涵着发展的潜能,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人的潜能具有如下教育意义:
①人的潜能决定了人是需要教育的。人出生之初只是能变为人的小动物,还不是文化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人。而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才可能发展为人,即人的潜能决定了人是需要教育的。
②人的潜能决定了人是可以教育的。人具备这种发展的潜能,使得对其施加的教育有意义,使人通过教育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可见,人的潜能决定了人是可以教育的。
(2)教育开发人的潜能的方式
①知识的传授。通过系统地传授知识,促使学生内化知识,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其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的发展,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
②教育中的其他活动。教育中的其他活动亦包含开发潜能的因素。诸如,体育活动或锻炼可以开发人的运动潜能,美术课之类的艺术课有助于开发人的审美潜能,等等。
综上所述,人是具有潜能的,人的潜能决定了人的需教育性和可教育性,而教育又对潜能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请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请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谈谈你的看法。
答:“近墨者黑”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片面的,夸大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近墨者未必黑”是正确的,看到了人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具体论述如下: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婴儿从出生时起,就一直受着环境的各种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儿童发展着身心,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语言能力,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生活,而且能够选择、改造环境以求自身的发展,进而还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利用环境的条件与资源来为年轻一代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
可见,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决定论者把人看成是环境消极、被动的产物,片面夸大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没有看到环境的影响要通过人的选择和认同才能起作用,即所谓的“近墨者未必黑”。
5. 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答:(1)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的原因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充分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方法
由于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其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强调知识的重要作用。鉴于知识具有认识、能力、陶冶和实践等多方面价值,教育须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热爱知识、主动学习、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儿童的智能、品德和个性都获得发展。
②按照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由于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而且人的发展是存在个别差异的。因此,教育要遵从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差异性,循序渐进,适时施教,因材施教。
③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的能动性,因而,要注意启发、引导、规范学生的能动性。
④开展体智德美全方面教育。人是一个整体,而且整体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各个方面的变化,因此教育要把学生看作一个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
可见,从以上四方面着手,可以强化教育功能的实现,从而更充分的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人才。
6.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对此进行评议。
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王女士有个正上小学的儿子,她信奉快乐教育、民主教育,认为培养一个独立、智慧、有个性的人比成绩好更重要。他的儿子虽然成绩出类拔萃,但由于比较“特立独行”而经常挨批,王女士也三天两头被学校请去。她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反感老师对儿子的评价。
可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李老师却认为,王女士这样的家长过于相信自己的孩子,总觉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公正、不全面,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淡化教师的评价。
“很多家长民主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溺爱。”李老师说,这让本来应该成为“合力”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变成了“分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学校和家长在互相抱怨,都认为是对方在弱化自己的教育效果,学校说是“5+2=0”一一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还抵不上家庭教育2天的影响,而家长则认为是“2+5=0”一一每周2天的家庭教育根本无法和5天的学校教育抗衡。
结果就是互相不信任,站在各自立场上“抢”孩子。
答: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由于学校和家长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形成合力,影响了各自的教育效果。而事实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其中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重要的补充,二者应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1)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形式
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教师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而且,学校教育中有专门的教育者即教师来培养学生,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明确教育目的,掌握教育内容,懂得教育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
②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从空间上看,家庭教育对子女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往往也是其他教育所达不到的。血缘关系和经济联系,使家庭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孩子身体的发育、智慧的萌芽、能力的强弱、行为的好坏等往往要视家庭教育状况而定。学校教育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家庭教育的配合。
(2)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营造功能互补的良好教育环境,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具体要求做到:
①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念。在家校合作中必须摒弃学校是领导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平等的家校合作观,必须真正认识到家长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关系。
②形成共同的目标。家校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更好地社会化,创造一个尽可能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此共同目标是开展家校合作的基础。
③构建畅通的家校信息交流渠道。除传统的家长会之外,要增加家庭和学校沟通方式的多样性和沟通时间的灵活性,如通过电话和网络等途径,从而保证家校及时沟通。
④建立多元主体的家校合作机构。目前,常见的家校合作组织是由学校负责组建的家长委员会,而多元主体家校合作组织不是由学校负责组建的,是由社区或教育主管部门组建的与学校平行并列的组织。
总体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