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多少人的命运被断送在一个“怨”字上~读张爱玲小说《怨女》有感

    人生百态,走过路过,到了今天,才终于明白,人生的幸福,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是,我们常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很喜欢纯文学类的作品比如小说比如散文。而因为忙碌,因为生计,我们每天匆匆度过,真的没有安静下来好好安抚自己的心灵,哪怕是读一本喜欢的小说了……

      因为心灵饥渴,也可能是想重温年少时期自己的纯粹,所以想好好读几本喜欢的书。

        这几天正在读张爱玲的小说《怨女》,这是再次阅读。

        很喜欢张爱玲,喜欢她的文字,喜欢她无论环境多么艰难,一直坚持写作的精神。当然,更喜欢她做为一个女人,一直坚持写作,还写的那么好!

      张爱玲的小说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张爱玲的文笔很打动人,她特别擅长细节的表现,身边很日常的琐碎在她的笔下总是十分恰当地鲜活起来,让人物在真实的情境里真实起来。张爱玲喜欢以美好写苍凉。而她的《怨女》就是如此,让今天的我们读起来仍然有如人饮水的感觉。

        第一次读张爱玲的小说《怨女》,只是带着娱乐的心情,满足自己逃离现实而一口气读完,感觉写得很好,没有用心去体会更多。而再次阅读,却又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首先,为了了解笔者为什么给小说取名为《怨女》,我在百度上查阅了“怨”、“女”字及“怨女”的释义。百度上是这样显示的:

        怨字释义:怨恨、责怪。

        女字释义:女性、女子、女人、妇女、女儿。

      怨女百科释义:怨女是指结婚年龄到了而未有婚配的女子 ,是对女子未婚群体的一种称呼。在现今的怨女情结中,”怨女“已不再是已到婚龄而无合适配偶的半老徐娘,而往往是年轻丽质的花季少女。此时,”怨女“中的”怨“,已是仅仅作为一个性向元素存在,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怨怅、伤愁……

      怨妇: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新华词典解释)。后被延伸至被男人离弃、 对他人或环境心存不满,给别人摆脸色的女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诗词描写了怨妇的形象。怨妇意思就是一个妇女天天唠唠叨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埋怨这埋怨那。

      怨妇心理即一种爱抱怨的消极心理,它属于情绪发泄的一种,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常常会找一些人把不满情绪进行过度发泄,并且会不分时间地点,到处跟人诉说,这样一来,非但没有达到宣泄情感、愉悦心情的目的,反而让自己陷入更绝望的负面情绪之中。

      想想那个时代的张爱玲,居然就是写出了《怨女》这样的小说。

      小说《怨女》讲的是,清朝末年,麻油铺老板的妹妹银娣钟情于对面药店的伙计小刘,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婚姻是由长辈来决定的。银娣没有父母,她的终身大事自然由兄嫂来张罗。尽管外婆看重小刘的人品,相信银娣和小刘结婚后生活会很安稳,但兄嫂却为她选择了当地乡绅姚家二公子。虽然银娣很希望和小刘一起生活,但考虑到姚家的实力,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虽然答应了婚事,但是,银娣的心里是有怨的,她怨自己出生不好;怨自己家境贫寒;怨哥嫂不是真心帮助自己;也怨自己命运多舛、自己的无能为力无法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然而在新婚当天,银娣发现自己嫁的这个男人居然患有软骨病,同时伴有哮喘和眼疾,生活几乎无法自理。银娣心里更怨……兄嫂虽然对此事也颇感内疚,但银娣同样怨哥嫂……木已成舟,银娣只得听哥嫂劝慰委屈自己,心想,还是好好伺候丈夫孝敬公婆吧,至少这个家生活富裕不愁吃喝。

  所以银娣瞬间从贫穷人家的姑娘转变为姚家二少奶奶,无论是衣着、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很珍惜这个“脱离苦海”的机会,尽管婆婆和妯娌都对自己不太友好,但她还是尽量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做好分内的事情。而心里,对婆婆和妯娌还有自己的丈夫都是有着满满的怨。

  姚家三少爷风流成性,他一直垂涎于银娣的美貌,经常与银娣调情。对于银娣来说,每天对着连下床都困难的丈夫,自然心情苦闷。有三少爷时常解解忧愁也不失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尽管三少奶奶早已发现了三少爷和银娣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却始终是敢怒不敢言。

  银娣为姚家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玉熹。婆婆一因此转变了对银娣的态度,这使银娣在姚家有机会挺直了腰板。孩子过满月时,按照习俗娘家要送满月礼,但银娣的兄嫂却无法像姚家那样出手阔绰,于是伸手向银娣借钱。对于早年将自己嫁入姚家一事银娣始终耿耿于怀,这一次更是和自己的亲哥哥吵得不可开交,大家不欢而散。银娣对哥哥嫂嫂的穷酸也是充满了怨却无可奈何。

  二少爷因病重去世,很快婆婆也撒手人寰。正值兵荒马乱的年代,姚家上下吵着要分家。银娣和儿子玉熹被分得部分家产一处房产,她对这样的分配结果很是不满,于是带着孩子忿忿而去。

  这一年的春节三少爷到家中探访,本以为他来此的目的是想和自己再续旧情,但银娣没想到三少爷竟然演了一场戏只为向自己借钱。银娣将三少爷赶出家门,三少爷为此十分恼怒,从此不再登门,却在暗地里带着玉熹花天酒地,只为了报复银娣。

  银娣决定给儿子娶个媳妇,以此收收他的心。经过媒人介绍,银娣为儿子挑选了一家大户人家的女儿寿芝。但在掀开盖头的一刻,银娣和玉熹才看到寿芝的真实面容比照片差了很多。银娣仿佛体会到自己出嫁时的沮丧和懊恼,她对寿芝的怨恨完全表露无疑,于是经常对寿芝冷言冷语甚至破口大骂。婚后不久寿芝便患上了痨病,银娣更是找到了为儿子娶二房的借口,于是把贴身丫鬟冬梅嫁给了玉熹。

  经不住丈夫的冷漠和婆婆的虐待,寿芝终于含恨而亡。冬梅为玉熹生下了一儿一女,银娣很是开心。但连年的战乱不知让这个家还能再支撑多久,银娣和玉熹每日也只能靠鸦片来消磨时间麻痹自己,等待命运的安排。

      整个银娣的人生中,她没有想过怎么样在现有的生活中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改变命运,而只是一味的埋怨!埋怨人生埋怨命运埋怨他人!银娣的人生就充满了一个“怨”字!怨恨、责怪、不满!对他人对自己!她嘴里常常冲口而出的两个字就是:“死人”!打情骂俏时说“死人”;生气怨恨时说“死人”,对丈夫也是从来都叫“死人”……

      读张爱玲的《怨女》,感觉银娣的一生就好像一场梦,她一生悲凉,一生凄苦,整个人生都充斥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哀怨和怨恨。

      其实整篇小说并没有多么很华丽的语言,可是读着就是会让人心里有着一丝丝的颤动,然后越积越多,越积越厚,等到读完了,心里就会弥漫一股无尽的苍凉之感。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的魅力吧。 但愿现实生活中不要有这样的怨女,就算被命运给玩弄了,也不要丧失自己的人格与原则。不要像银娣一样把自己悲惨的命运加注延续在别人的身上。

  《怨女》只是那些“阁楼里的疯女人”们的一个典型,张爱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揭示着这些人性的黑暗,但不曾怪罪它们,她只是用了她的笔,铭记着。

        反省今天的世界里的我们,又有多少的婚姻家庭、多少人的人生不是在一个“怨”字里兜兜转转跌跌撞撞?怨命运!怨家人!怨爱人!怨父母!怨孩子怨自己……没有不怨的。有的女人,自己丈夫事业有成,工作能力强,却怨丈夫不够浪漫不够体贴不懂关心照顾自己;丈夫关心讨好自己又懂浪漫的,却埋怨没有能力不会赚钱……总之,又有多少人能够放下那个“怨”字,好好生活,活出自我?

      《圣经》 里说:“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彼得前书 4:9 和合本)

    惟愿我们都平安喜乐,美好的人生不被“怨”字所断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姻中,多少人的命运被断送在一个“怨”字上~读张爱玲小说《怨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