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指大麦、小麦等到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芒种”也称为“忙种”,是农民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故有诗云:“芒种前后麦上场,一秋不如三麦忙”。此时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是夏季第三个节气,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中医认为夏属火,在脏与心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芒种三候
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1一候,螳螂生
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能捕蝉而食,故又名杀虫;曰天马,言其飞捷如马也;曰斧虫,以前二足如斧也,尚名不一,各随其地而称之。深秋生子于林木闲,一壳百子,至此时则破壳而出,药中桑螵蛸是也。
2二候,鵙始鸣
鵙,百劳也,《本草》作博劳;朱子《孟》注曰:博劳,恶声之鸟,盖枭类也。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称浊温。故《埤雅》禽经注云:伯劳不能翱翔,直飞而已。《毛诗》曰:七月鸣鵙。盖周七月夏五月也。
3三候,反舌无声
诸书以为百舌鸟,以其能反复其舌故名,特注疏以为虾蟆,盖蛙属之舌尖向内,故名之。今辨其非者,以其此时正鸣,不知失者也,《易通卦验》亦名为虾蟆无声,若以五月正鸣,殊不知初旬见形后,形亦藏矣。陈氏曰: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芒种养生重点
随着湿度的增大,夏季最经典的闷热感正向我们袭来,因此我们也需要对养生方法作出调整。考虑到夏季高温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我们最好能够从多方面共同做出调整,为身体的健康做好基本的工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夏季养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芒种节气到来之际找到更多的健康秘诀。
一、精神方面
日常的养生要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自“芒种”开始的夏季,在精神调养上也需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芒种时风火相煸,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保持舒畅愉快,胸怀宽广,神清气和。在这个万物繁盛、草木葱茏、孕育果实的季节,切忌大悲大喜,恼怒忧郁。“暑易入心”,夏季是养心的季节,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畅达,尤其是老年人更需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才能防止因情绪剧烈波动而引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疾病。
二、起居方面
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夏季养生需要坚持的重点,一不留神就会伤害身体的气机。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即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大自然阳气充盛的特点,从而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当然夏季阳光较烈,应避开太阳直射,并注意防暑。
夏天白昼较长,睡眠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适当的午睡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无条件午睡者,午间时分可听听音乐或闭目 养神30~50分钟。
从子午流注的角度讲,午时,即上午11 时至下午1时正是心经当令之时,心要养要静,“汗为心之液”,故午时运动流汗最易伤心。夏季在五行中也对应于心,因此夏季午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三、生活方面
要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澡,有条件的话最好药浴。芒种过后,午时天热,容易出汗,所以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四、运动养生
芒种节气,雨量增多,气温开始慢慢升高,天地之间湿气较重,人体也是一样。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加之湿气伤及脾胃,人们会偏于“懒散”,常有胸闷、心悸、精神不振、疲倦乏力之感。此节气的养生保健重在祛湿防暑,借助天地阳气,扶阳补中,同时注重饮食排湿,通过适当运动促进排汗,增强抵抗力。
祖国传统养生理念认为“冬要藏”“春要生”而夏季宜“放”,芒种时节万物蓬勃,人们也应该如同尚未绽开的花朵需要阳光一样,喜欢运动健身、自我释放,游泳、登山、慢跑、跳操、练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适当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歌舞、手工、花艺都有怡情养心的作用,书法、垂钓更是调节情志,修养身心的方法。
何乔潘《心术篇》曰:“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现代有研究表明,长期习练书法者呼吸趋慢、血压趋稳。国医大师周仲瑛勤于书法,认为练习书法可以调身、调息、调心,可使人心态平和,如过喜之时,书法能定身静气;暴怒之时,能抑制情绪;忧悲之时,能解忧散郁。练字的过程可使思想集中,心无杂念,气血贯通,经脉流畅,阴阳平衡,从而有利于心理状态的调节,达到调养身心,延年益寿目的。
钓鱼,在钓而不在鱼,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名士推崇垂钓,并将之当做一门养生艺术。据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辩论前,为放松紧张心情,常常选择垂钓。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垂钓时眼、脑全神贯注于浮标,不声不响,意在丹田,形静实动,这对提高人的视觉和反应能力都有积极作用,而且江边湖畔,水库池塘,水雾蒸腾,清风送爽,自然使人心宽坦然,正如《养生随笔》中说的:“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
芒种再忙,也莫忘保养心神,要记得“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闹时练练心,静时养养心,这样才有好气色、好心情!
五、饮食调养方面
夏季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加速,营养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许多营养从汗液流失,且夏季消化功能相对减弱,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代谢的失衡,甚至引起各种疾病,所以此时饮食调养尤为重要。
《摄生消息论》主张 “饮食温暖,不令大饱,常常进之,宜桂汤豆蔻熟水,其于肥腻当戒”,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相对衰弱,天气炎热也要养护脾胃,饮食少苦寒,节冷饮,少油腻等。西瓜和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二者皆为盛夏消暑解热、养心除烦、排毒养颜之佳品。夏在五行属火,五味为苦,苦味入心,夏季适当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莲子、苦丁茶等有解热除烦、抗菌消炎、促进消化、提神醒脑等功效,然需注意苦味过多又会损伤肺气。此外,适当食入酸味,如醋、乌梅均可抑菌杀菌、开胃消食、敛阴止汗。
五月是阳气蒸蒸日上、发散于外的时候,人体为了排出体内的热量,皮肤腠理多处于开放的状态,热量容易散失,如果加之多食冷饮,体内就相对寒凉,故此时常是“阳气在表,胃中虚冷”的状态。俗话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解表、和胃止呕,温肺止咳等多种功效,芒种时节,自制一些姜糖水、鲜藕姜蜜饮等,有助于温中养胃,培固正气,也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意所在。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食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的食品。女士在月经期或产后期间,虽天气渐热,也忌食生冷性凉之品以防由此引发其它疾病。
推荐食谱:
1冬瓜薏苡仁排骨汤
配料:冬瓜500克,薏苡仁100克,猪排骨200克,葱、生姜各20克,草果1个,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
1、先把排骨冷水下锅焯水后捞起洗净。
2、薏苡仁洗净,冬瓜去皮去籽后洗净切成薄片。
3、另起锅,先把排骨和薏苡仁放入锅中,注入清水,先武火煮沸,去浮沫,加入草果、葱、生姜。文火煮至肉熟烂、薏苡仁煮熟,调入食盐、味精即可。
功效: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2芒种饮茶
六堡茶属于黑茶,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其特点是红、浓、陈、醇,有独特槟榔香气、越陈越佳。
六堡茶为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六堡茶清凉祛暑、倍感舒畅。
芒种作为夏至前最后一个节气,正是暑气不断聚集,阳气正盛的时节。我们切忌放松补养阳气的工作,以免给健康留下难以避免的损伤。